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可爱可敬的人
□一处 黄文松

  从新疆出差回来已有1个月了,感觉到没有以前下高原后的醉氧和睡不醒的感觉了,也许是这几年频繁的高原出差身体开始适应了。回想起一处西察、新疆、曼大等等高原项目的建设者们,由衷的钦佩中带着些许自叹不如,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他们这样的付出?
  每次去西察项目都感叹高原草场的壮美和明珠湖泊的大美。但其实只有一线辛勤劳作的工人才知道,早上上班时还是寒霜未消,冻得人直打哆嗦;中午就是太阳高挂,爆晒得全身滚烫,无处躲藏;下午又狂沙漫卷,吹得人都站不稳。物资部长李壮壮每次去工地都是戴着头套全身武装,既要防紫外线也要防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风沙,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被吹晒得像个非洲人了。李壮壮的儿子去年出生,他时常说:“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待遇不错,还有补贴。趁着年轻好好挣钱,日子才有奔头。”
  不到新疆来,不知中国大。新疆的早上九点多才天亮,十点才是正常上班时间。在新疆办事,总有种比内地慢半拍的感觉,一天办不了多少事情。为了保证新疆项目建设尽快推进,项目员工仍然坚持8点半工作的习惯。晚上九点半天慢慢变黑,才知道又是一天要过去了。从他们辛劳的眼神中隐约感觉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老邓是从格库调过来的老同志,连续的高原偏远地区工作,练就了他一脸黝黑的肤色。他时常说,“我干的项目是越来越偏、越来越艰苦了,但总的来说还是心满意足的,再撸起袖子加油干完这个项目也就计划退休了。”老邓的女儿去年考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在老邓的身上,可以感受到勤劳致富是不变的真理,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今年已是曼大项目施工的第5个年头,也是王江在曼大项目工作的第5年。五月飞雪、高寒缺氧、无人区是这里工地的真实写照。为了工程能早日通车,王江和工地上众多建设者一样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建设施工的一线。长期的高原地区工作,使得王江虽然年轻,但身体还是出了一些状况,现在每天要吃一大把药。真心希望下次看到他时,不再这样吃药。
  集团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还记得上次我从新疆回重庆,为了能够早点回家,选定了当天联程航班,早上八点从酒店出发,到晚上十点半跨入家门,有种从头发丝到脚指头都不想动弹的感觉。这还只是路途奔波之累,和诸多条件艰苦的项目建设者的付出比起来,又能算什么呢!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