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十年入党路
□一处 杨舒
  2021年4月25日,我如愿以偿成为了全国九千多万名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当我捧着鲜红的党员证站在项目部“党员之家”的入党誓词前时,我内心波涛翻涌,感慨万千。这其中有喜悦、有幸福、有感动、有憧憬、有这一路走来的坚定。
  老一辈都说80后90后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但年少的我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所享受的一切都来自于共产党,更没意识到党就在我的身边。那时候的我,对党的认识只在电视机里、在书本里、在升国旗时。党员、党,对我神秘而遥远。
  第一次真正的较近距离接触到党组织是在大学期间,那时候整个系一千多学生只有十几个入党名额,感觉能加入党组织对我来说是件很艰巨的任务。荣幸的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在毕业前一年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一年每月一次的积极分子培训,跟着大伙儿做了几次志愿者,也明白了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党员是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是要服务于人民的。这时候的党离我近了一点。如果之前党对于我说是天边遥远的星河,那么此时党对我来说就是头顶的灯火。2016年7月,我以一名家属的身份跟随爱人的脚步加入中隧一处成昆项目大家庭,也就是在这里开启了我的第二段人生。将近五年的时光,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彻底点燃了我心中的那颗红色火苗,并将它燃成明媚且永不会熄灭的火焰。
  我所在的成昆项目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区,项目进口工区所在的越西县马拖乡在2016年还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仅有2000元的贫困乡。刚到项目时,我被项目部门口飞奔过去的马车震惊,被项目部后边村子里一年四季全靠土豆为生的彝族同胞震惊,被项目部周边五六岁娃娃身上背的比自己还高的柴火所震惊,被一到晚上七八点就一片漆黑的村庄所震惊,这些电视里才有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冲淡了我第一次远走他乡,离开父母、幼子的悲伤。
  后来,听我们的党工委书记说,这里由于交通不便,很多老人一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县城。之前老成昆铁路的贯通使一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彝族老乡第一次坐上了火车看到了外边的世界,而我们现在正在克服万难修建的新成昆铁路贯通后,从成都到昆明将由19个小时缩短到6个小时,那时凉山百姓才能真正走上致富的快车道。我们做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是造福万民的好事。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觉到党员就在我身边,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平凡的自己只要忠于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很伟大,也可以加入自己内心那个闪闪发光的党组织。
  后来的日子,我看到了默默帮助当地彝族贫困老太五年的老党员,看到了为了保障隧道施工进度,在隧道内奋战七天七夜拆装模板台车的党员突击队,看到了为表忠诚担当主动给习总书记写信的青年党员,看到了为当地患病少女捐款、为村民修路架桥、为希望小学捐款捐物的党组织。大山里的岁月,单调寂寞,没有随处可见的路边摊,没有想去就去的电影院、KTV,甚至想从网上购买一件心爱的衣服也会被温馨提示商品因地域偏远而无法送达,期间有小伙伴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落泪退场。但是因为看到了这些近在咫尺的党员、党组织,也为了心中的价值,我选择了坚守,因为我心中那团红色火焰已经燃起来了,无法熄灭。我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不再轻易说放弃,就算熬过许多个加班到凌晨的夜,就算差点被掌子面掉下的石块砸到,就算再也无缘时尚的衣衫,我也从不后悔。
  周国平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从心中萌芽了红色种子,到自己投身于这红色火焰,我用了将近十年,十年才走到党组织的怀抱,我无比荣幸,无比骄傲。这条漫漫的入党路,我会铭记在心,在这条路上,我会永葆初心,不负过往,不负未来。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