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高黎贡山隧道的“排雷工兵”
——记大瑞铁路项目部斜井工区安全员王长远
  

□特种公司 谭万

  在横断山脉深处,高黎贡山隧道这一超级工程正突破重重地质难题向地心延伸。在这被称为“地下珠峰”的施工环境中,有一位如“排雷工兵”般的人物,就是斜井工区安全员王长远,他坚守岗位,用忠诚与担当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钉在现场,筑牢安全防线  

  清晨五点半,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高黎贡山隧道斜井工区就已经出现了王长远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抵达施工现场,开启一天对“雷区”的精密扫描。他深知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只有“钉”在现场,才能及时察觉并解决问题。只见他手持气体检测仪,在刚刚爆破完毕、烟尘尚未散尽的掌子面附近,一丝不苟地测量空气中每一丝可能致命的一氧化碳浓度。仪器屏幕上数值的微小跳动,都紧紧牵动着他高度紧绷的神经。有一次,在看似平常的检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一处裂隙附近一氧化碳浓度异常微升,果断下令暂停作业组织通风,成功避免了一次潜在的一氧化碳聚集风险。
  王长远还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手指在冰冷的钢筋格栅和湿滑的岩壁上轻轻敲击、细细摩挲,侧耳倾听岩体内部传来的细微声响。高地温环境下,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檐滴落,他却全然不顾,一心专注于诊断岩层的“脉象”。一次常规巡查,他通过敲击声的异样,发现一处隐蔽的岩层薄弱带,及时叫停支护作业,迅速通知喷浆加固,成功化解了隧道局部坍塌风险。对于潮湿环境中的电气设备这一隐蔽的“电雷”,他更是检查得一丝不苟,确保绝缘完好,杜绝任何电火花滋生的可能。 王长远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次巡查发现的隐患点、整改要求和复查结果。他常说,安全是“1”,进度、效益都是后面的“0”,“1”没了,后面再多“0”也白搭。

  火眼金睛,排除安全隐患  

  在高黎贡山隧道斜井工区的施工中,有些安全隐患如同“隐形杀手”,隐藏得极深,给施工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而王长远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总能及时发现这些隐患,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有一次,在检查斜井平导的支护结构时,他发现一处钢拱架的连接螺栓有轻微的松动。这个问题非常隐蔽,如果不仔细检查,很难察觉。但王长远清楚,钢拱架是隧道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螺栓松动可能导致钢拱架受力不均,进而引发支护结构坍塌。他立即要求施工人员停止作业,全面检查所有钢拱架的连接螺栓,紧固松动的螺栓。经过检查,共发现了5处类似的隐患,都得到了及时处理。
  为了能够更及时准确地发现隐患,王长远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书籍和相关规范,参加了各种安全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判断也更加精准。他常说:“隐患排查就像医生看病,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发现这些‘病因’,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它们发展成‘大病’。”  

言传身教,当好安全使者   

  王长远深知,安全工作并非一人之事,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因此,他不仅自己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还积极向身边的员工宣传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当好大家的安全“引路人”。
  王长远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工人开展安全培训和学习活动。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等理论知识,还涵盖现场急救、应急处置等实际技能。为了让培训更加生动有趣,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他深知只有让每位员工都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 在施工现场,王长远总是耐心地向工人讲解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一些新入职的工人,他更是手把手地教授,直到他们熟练掌握为止。有一次,一名新员工在操作电焊机时没有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眼镜。王长远看到后,立即上前制止,并严肃地对他说:“小伙子,安全防护用品不是摆设,它是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你这样操作,很容易伤到眼睛,到时候后悔就晚了。”然后,他为这名员工戴上防护眼镜,并详细讲解了电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王长远的影响下,斜井工区的员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大家都养成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良好习惯,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坚守奉献,成为安全尖兵  

  高黎贡山隧道施工周期漫长,条件艰苦,很多人来了又走,但王长远却一守就是3年。这3年里,他每年在井下的时间超过3000小时。他的脚步遍布隧道的每一个角落,鞋底磨破了一双又一双,却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份工作,只是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2025年春节,王长远原本打算回家和家人团聚,但由于隧道施工进入了关键阶段,安全压力很大,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除夕夜,当别人阖家团圆时,他还在隧道里巡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妻子打来视频电话,看着他布满灰尘的脸,心疼地说:“你都一年多没回家了,就不能回来陪陪孩子吗?”王长远眼里泛起泪光,却笑着说:“这里更需要我,等隧道通了,我一定好好陪你们。”对家人的亏欠,是王长远内心深处的遗憾。但每当看到隧道一点点向前掘进,看到工友们平平安安地上班、高高兴兴地回家,他又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他知道自己的坚守和奉献是为了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让高黎贡山隧道顺利完工。
  王长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高黎贡山隧道的顺利施工保驾护航。从初入隧道时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安全尖兵”,他用11年时间诠释了“坚守”二字的重量。
  他的坚守和付出,不仅保障了高黎贡山隧道斜井工区的施工安全,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环境也变得更加安全有序。他是高黎贡山隧道建设中的“排雷工兵”,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