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消息 3月11日,隧道股份施工的宜兴铁路 3 标二分部高岚河特大桥中跨段顺利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标志着高岚河特大桥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宜兴高铁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兴铁路3标二分部线路始于湖北宜昌兴山县,途经峡口镇、黄粮镇,终至古夫镇,正线全长21.429千米,主要工程包括“二隧四桥”。其中,位于兴山县境内的高岚河特大桥全长1029.8米,设有14个桥墩、2个桥台,最高桥墩达124米,是国内在建高铁第一高桥。该桥施工面临诸多挑战,如大直径桩基、超高桥墩、大跨度连续梁以及复杂的岩溶地层地质等。
为确保桥梁施工顺利进行,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引入国际先进的跟管钻机,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及特殊双液浆对岩溶地层进行预注浆,同步完成地下溶洞填充、围岩裂隙封闭及桩基土体加固,有效避免了桩基施工中的塌孔与漏浆问题发生,保障了桩基的稳固性。随后,通过爬模施工工艺,成功完成124米超高桥墩的建设。在连续梁施工中,运用应力健康监测系统和桥梁线形监控监测技术,实现箱梁线形的动态调整,推动高岚河特大桥稳步迈向合龙阶段。
鉴于桥梁长度长、墩高高,高岚河特大桥合龙分中跨、次中跨、边跨三个阶段进行,中跨段为首次合龙部位。合龙施工中,T形刚构梁悬臂重量平衡与浇筑成桥的线形控制是两大难题。为此,项目团队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持续观测稳定中跨段合龙口两侧标高,提前在T构梁悬臂两端放置预压混凝土块,并在浇筑过程中逐步卸载,精准实现预压块与已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换重平衡”,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依托连续梁施工积累的经验,加强监控量测,实时把控成桥线形,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目前,高岚河特大桥现浇简支梁工程已全部完工,剩余工作主要为连续梁边跨直线段及次中跨、边跨合龙段施工。项目团队将以此次中跨合龙为新起点,加快后续工程建设,助力高岚河特大桥全线贯通,推动宜兴高铁早日通车。
宜兴高铁即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通车后将连接沪汉蓉铁路与郑万铁路,形成新的沿江高铁通道,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客流、物流高效流通,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张铠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