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发布日期:
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奏响领军前行的发展强音
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启示
  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这是牢记厚望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我们以最真挚的感情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厚望嘱托,以最坚决的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忠诚担当”融入全体员工的基因血脉,灌注到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奋进有为的精神力量,拉开了新时代隧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宏图大幕。
  这是心怀国之大者,建隧报国的五年。我们主动融入新时代国家战略,在大国工程建设中勇挑大梁,在“一带一路”通联上打造样板,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展现作为。坚实扛起“国家队”责任,高水平承办世界隧道大会,向世界隧道行业展现中国力量。积极参与地震、台风、山体滑坡等抢险救灾,充分展现央企责任担当。
  这是深刻变革重塑,风劲势起的五年。我们紧跟新时代国资央企改革步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力推进。科学构建子分公司大专业、小综合发展格局。全面重构营销体系,成功晋升“六特”阵营。科学建立“八大体系”,精准确立“三大核心产业”,系统构建“1+1+3+N”大创新体系。与中铁交通合资成立养护公司,打造中国中铁运维养护品牌;组建特种高新技术公司,抢先落子专精特新领域。
  这是强基固本赋能,质提效增的五年。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纵深推进大商务管理,国际业务全面纳入集团公司系统管理,整合设备分公司装备设计研发资源,建设交易服务中心,推动设计院回归主业创效,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集聚,正向增长飞轮加速运转。
  这是聚焦核心科技,攻坚突破的五年。我们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引领中国隧道向着第五次跨越高歌迈进。开启隧道智能建造2.0时代,初步实现了隧道全域地质大机谱系化施工,国内首次发布地下智慧停车场产业实施方案,产业初具成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改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验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鲁班奖7项、詹天佑奖1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4项,7项工程入选国际隧协50项标志性工程。
  这是提升人才素养,积厚成势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原则,牢牢把握国有企业“20字”要求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鲲鹏计划”累计培训8491人次,有力推动关键岗位人员素质达标升级。
  这是全面从严治党,铸魂壮骨的五年。我们始终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增强全集团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健全“第一议题”闭环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深化审计成果运用,推进法律前置审核,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企业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这是赓续隧道文脉,奏响强音的五年。我们高举“永远的开路先锋”旗帜,不断强化对企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情感认知。构建了“五纲十观”文化理念体系,编制了《隧文典》文化手册,举办了“忠诚担当”首届企业文化节,建成隧道博物馆,并获评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荣获“隧道建设行业领导品牌”。
  这是厚植为民情怀,共建共享的五年。我们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入驻科技大厦,投资建设新兴产业园,切实保障职工安居乐业。涌现出孙振川、母永奇等一批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楷模,获得国家级荣誉52项、省部级荣誉359项。
  深化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这一总原则。
  政治建设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忠诚担当”厚望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行业本企业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根本遵循,才能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胜势、员工福祉。
  ——必须牢牢把握自觉扛起中国隧道事业发展重任这一责任使命。
  隧道建设“国家队”的地位,既是历史赋予的,也是一代代隧道人拼出来的。只有聚焦隧道及地下工程主责主业,心无旁骛、一以贯之,才能不断擦亮“中国隧”“中铁隧”的金字招牌,推动中国隧道品牌享誉世界。
  ——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八八四八”战略、打造“三大核心产业”这一核心主题。
  战略引领、精准布局、创新赋能是企业基业长青、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八八四八”战略赢得发展主动,以“三大核心产业”放大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必须牢牢把握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这一重要底线。
  坚决有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只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突出抓好安全、财务、保密、法律、维稳等各类风险隐患,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必须牢牢把握推进隧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最强动能。
  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党组织对科技创新的领导作用,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科技创新,才能持续推进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带动隧道行业整体进步与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这一基本立场。
  广大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认真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安危冷暖、解决员工急难愁盼,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牢牢把握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政治定力。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深入纠治“四风”顽疾,才能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深化了对企业当前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和行业定位的深刻把握
  ——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筑业进入高位降速、结构调整、格局重塑、理性发展的存量博弈时代。
  既要看到,这一轮建筑业下行是趋势性而非周期性,产能过剩、预期不稳、监管趋严等行业问题凸显,上游债务和下游刚兑双重压力叠加,地方保护主义使竞争壁垒和运行成本加大。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建筑业虽增速换挡但仍将处于微扩张时期。因总量收缩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建筑企业内卷白热化、竞争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作为特色鲜明的专业局,始终走的是差异化发展之路,我们有坚定的战略布局、坚实的核心技术、坚韧的管理能力和坚强的员工队伍,一定能在存量时代赢得竞争、胜到最后。
  ——必须深刻认识到隧道产业进入两端发力与融合发展的增量竞争时代。
  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进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培育壮大的两端发力、融合发展新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我们坚持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了“八大体系”夯基垒台,“三大核心产业”立柱架梁,科技创新驱动再造,智能建造已然成势,传统产业与战新产业并行发力,不仅占据增量时代发展高地,更成为隧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顶梁柱。
  ——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入问题积累与攻坚突破的变量转化时代。
  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隧道局在取得显著成绩的背后,也积累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解决变量问题的过程,就是向好发展的过程。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应对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攻坚突破中,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转化为广大员工的福祉。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