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消息 9月10日,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声,由隧道股份施工的宜兴铁路兴山东隧道历经1389个日夜奋战,终于实现斜井与出口正洞贯通,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兴山东隧道全长16.883千米,最大埋深1256米,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隧属煤系地层,以炭质页岩、砂质页岩为主,呈破碎状产出,且瓦斯突出。隧道正线需穿越7条断层破碎带,地下涌水量大,部分区段处于极高、高地应力和复杂应力状态,囊括了几乎所有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被行业内称为“鄂西地区最难修的铁路”。
为破解施工难题、防范风险,项目团队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构建了一整套适应兴山东隧道特点的施工体系。
面对岩性复杂地层施工难题,项目部多次在复杂地质段进行工法试验,邀请业内专家现场踏勘,并与建设单位积极商洽,根据地质特征合理调控预留变形量,有效防止了隧道出现围岩大变形风险。此外,项目团队还在原有支护方法和高地应力“抗放”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锚索主动支护技术,大幅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为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大量涌水反坡抽排难题,项目团队在隧洞中建立大型中央集水仓,以最合理节能的方式安装调试多台水泵,有效解决了反坡抽排难题。同时,项目团队创新探测方法,确保岩盘厚度满足抵御水压要求,全力防止突水事件。此外,项目团队还科学调配抽排水设施,对排水工作的参数进行周密计算,有效解决了涌水难题。
面对瓦斯气体环境施工难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高瓦斯隧道的相关特性,将设备设施全部更换为防爆型,并设置止风墙,筑牢安全生产基础防线。采用“正洞快速反打出洞”的施工方案,同时分阶段设计通风方案,利用双洞结构搭建巷道式通风体系,将作业面瓦斯浓度控制在0.3%以内,有效避免了瓦斯爆燃风险。此外,项目部还建立了远端瓦斯通风检测数据监控中心,结合防爆视频监控,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建立应急联络通讯制度,多措并举保障了在高瓦斯条件下项目施工的安全稳步推进。
兴山东隧道斜井至出口段区间贯通后,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已超过70%。下一步,项目部全员将加速推进平导关键线路施工,为早日实现兴山东隧道全面贯通勇毅前行。
宜兴高铁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长109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起于宜昌东站,经夷陵区、兴山县接入郑万高铁,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与郑万铁路万州至兴山段共同形成川渝地区东向高铁新通道,彻底解决现有宜万铁路慢速短板,大幅缩短铁路运行时间。
图为项目部员工冲向出口庆祝区间贯通
。(王亚楠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