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隧道之光:穿越时空的科技颂歌
——读《人民日报》文章《中国隧道穿山越海》有感
  

□掘进机国重 王俊杰

  穿梭在繁华的都市与宁静的乡村之间,我常常为那些穿越山岭、江河,连接起广袤大地的隧道而惊叹。读完《人民日报》文章《中国隧道 穿山越海》一文,我的心中更是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与憧憬,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之中,字里行间,不仅见证了中铁隧道局几代人的奋斗与智慧,更映照出中国隧道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壮丽征程。
  从沙马拉达隧道的艰苦开凿,到大瑶山隧道的创新突破,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壮丽呈现,到崇太长江隧道的自动化数智化发展,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我集团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这些隧道工程不仅打破了世界纪录,更彰显了中国隧道技术的领先地位。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那一座座穿越山川、连接海天的隧道,不仅是中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坚实脊梁,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动脉。那一条条穿越山川、横跨江海的隧道,仿佛是时间隧道中的一道道桥梁,将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紧密相连。它们见证了我集团从艰难起步到成为行业翘楚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崛起的蜕变。这些隧道工程,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杰作,更是科技创新的典范,它们以坚实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隧道建设的强大实力。
  作为科研人员,我深感隧道建设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较量,更是科技创新的竞技场,我们始终走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路上,为了这些目标,我们不仅要继续巩固现有的成果,更要不断创新,探索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隧道建设技术,采用信息化、数智化新手段,推动产业转型与行业发展。继续传承和发扬集团的优良传统和拼搏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隧道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推动我国隧道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满怀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隧道建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隧道建设将更加智能、高效、安全。同时,我们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并将这些科技成果应用于更多领域,为推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隧道之光,穿越时空,照亮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中国隧道建设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