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快速路上的“慢”司机
——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宗杰
                 □二处 牛轲
  10余千米,驾驶盾构行进13年,王宗杰形容自己是“世界上最慢的司机”。他开着最慢的“车”,却促进着城市交通的“快”发展。他曾先后获得2023年广东省盾构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第六届中铁隧道大工匠、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参加工作13年来,王宗杰一直从事盾构机掘进操作及维修保养方面的工作,先后在二处无锡地铁,南昌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深大城际2标五工区等多个项目工作。作为一名隧道工作者,他驾驶着盾构机穿梭在不同城市的地下,穿过黑暗,迎接光明。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当尖兵
  2012年,在无锡地铁第一次见到盾构机时,王宗杰被眼前的庞然大物震撼了。面对着拥有10000多个零部件的盾构机,他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知识能力上的不足,不甘平庸的他决定从零开始,誓要征服这个庞然大物。
  工作中,他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主动与技术人员沟通交流,认真钻研问题,逐渐掌握了盾构机的操作和故障排除等专业技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王宗杰努力奔跑的脚步从不知疲倦,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先后顺利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机电专业注册一级建造师考试。
             刻苦钻研,善于创新有成果
  2013年,王宗杰调入南昌地铁1号线项目部工作。南昌地铁1号线地铁大厦站~秋水广场站区间经市区交通要道世贸路敷设,下穿南昌市政府大门及多条市政给排水、燃气等管道,对地表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同时,盾构沿线主要穿越砂石地层,掘进过程中,容易产生盾构刀盘结泥饼、刀具磨损大、螺旋输送机发生喷涌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展。
  为解决施工难题,王宗杰根据地质及设备配置情况,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碴土改良试验,最终成功探索出泡沫剂+膨润土结合的碴土改良方案。该碴土改良方案减小了刀具和螺旋机磨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帮助盾构机安全平稳地穿越风险源,顺利实现隧道贯通。泡沫剂+膨润土结合的碴土改良方案已在南昌地铁同类地层施工中进行推广。
  在南昌地铁2号线4标红阳区间工作期间,项目采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接收端处于富水砂层,地下管线多,不具备加固条件,经过多方论证最终采用钢套筒工法接收。在钢套筒接收过程中,王宗杰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盾构机在钢套筒内掘进的限位报警装置,准确判断出刀盘的位置,有效避免了管线的大量迁改,降低了接收端加固效果不佳引发的接收安全风险,从而确保了盾构机的顺利接收。
            攀登览胜,为企业奉献青春
  2020年4月初,根据施工安排,中铁5号、26号盾构机将在8月用于南昌地铁起七区间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王宗杰带领维保及电工,对中铁5号、26号盾构机进行全面检修,排查设备各系统,对刀盘刀具进行针对性改造,对电瓶车及列车编组制动系统进行改造检修,保证了盾构按时进场组装始发。
  2022年2月,王宗杰调到深大城际2标五工区工作。面对长距离的岩溶强发育盾构区间,在盾构选型及适应性分析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主导了项目盾构进场吊装组装、分体始发。
  深大城际项目受场地制约,泥水处理场地距周边居民区约130米,参考类似项目施工状况,筛分设备产生的低频振动及噪声将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他联合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春风隧道项目、海珠湾隧道项目、穗莞深城际项目,并多次组织泥水分离设备厂家开会讨论。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探索出采用泥水筛分设备外侧设置全封闭的隔音棚,并在筛分设备基础与设备底部之间设置减振支座的方法,减少低频振动的传输,化解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王宗杰将继续驾驶最慢的“车”,为建设城市地下“快”交通不懈拼搏。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