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消息 5月20日,二处施工的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城市公路隧道——苏州长江路南延工程七子山隧道北段全断面开挖完成。
长江路南延工程是苏州市“八纵八横”主干路网中的“一纵”,路线全长6.4千米,其中七子山隧道全长约6.18千米,是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城市公路隧道。
七子山隧道工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其一,隧道最大断面开挖面积达425.67平方米,结构呈“坦拱”状,围岩与支护体系受力性能差,失稳风险高。其二,隧道分部开挖数量多,单断面最多分12个小导洞分别进行开挖,施工进度慢,安全风险高。其三,爆破开挖时对临时支护影响大,临时内支撑拆除时受力转换复杂,施工风险大。
为破解施工难题,项目部多次组织行业专家、设计、监理等就七子山隧道连拱隧道小断面转大跨大断面施工、大跨隧道大断面开挖施工等施工重难点及对应措施进行施工方案论证,并在施工过程中创新采用多种组织模式,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可靠。
项目部首创三大施工工艺应用于七子山隧道开挖施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一是浅埋连拱隧道安全进洞技术。隧道进口覆土厚度平均4.5米,开挖施工中极有可能发生沉降。为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保证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项目部创新工法,在隧道拱部、隧道掌子面、隧道底部分别设置管幕、玻璃纤维筋锚杆、竖向三重管旋喷桩,降低进洞风险。二是连拱隧道向大跨隧道转换施工技术。连拱隧道与大跨隧道交界处,工序转化复杂,施工组织频繁。为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项目部优化施工组织,采用弧形导坑进入大跨隧道断面,实现了连拱隧道支护与大跨隧道支护同步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三是地下风机房立体交叉施工技术。项目地下风机房建筑面积1481.8平方米,开挖高度15.82米,是国内施工规模最大的地下风机房,施工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较少。项目部创新施工技术,在有限空间内完成了地下风机房15个交叉体系、4处小断面转换成大断面、3处大断面转换成小断面的施工任务。 (吴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