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环线,线路长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连通武汉三镇。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凌吴村站~国博中心南站越江盾构区间隧道全长3373.667米,采用一台直径12.56米的大盾构施工。进场以来,项目部始终以“价值创造、效益提升”为导向,以打造大盾构核心产业为使命,强管理、重过程、讲实效,项目安全、质量、成本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总结出一套大盾构施工专业经验,培养出一批大盾构施工专业人才,在武汉市场擦亮了中铁隧道局超大盾构金字招牌,顺利中标武汉地铁11号线四期越江大盾构项目,实现了滚动经营、良性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聚焦关键要素,强化现场管控,夯实大盾构品牌基础
(一)坚持“严”字当头,确保大盾构施工现场安全。一是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加强施工现场源头控制、过程卡控、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等,从工序细节入手确保工程安全。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动作”、现场管理“三个零容忍”“六个不准动”等规定要求,严格执行“一查三巡”“安全四训”,让“安全四心”入脑入心,实现安全管理“四个转变”。通过良好的安全管理,项目部有效管控了施工风险,为企业打造大盾构金字招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管理基础。项目部荣获武汉市“2023年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实”字着手,完善大盾构施工配套体系。在设备管理方面,项目部针对角砾土地层特点进行盾构常压撕裂刀刀具材质及形状专题研究,解决了刀具磨损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针对碎石土地层进行泥浆管路、采石箱改造探索,降低了停机清理管道及泵内石块的频次和时间。在物资管理方面,项目部从物资进场、验收、委托、发放、盘点、核算,逐环节专人严格把控,工作信息及时反馈至项目工作群,确保数据清晰、发放有据、核算有理,抓实抓细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同时深入强化物资管理人员成本意识,使成本节约成为日常习惯和管理常态,做到了现场材料成本浪费“零容忍”。通过不断完善施工配套体系,提质现场施工综合管理,大盾构品牌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三)坚持“盈”字统领,精策大盾构施工创收渠道。一是紧扣穿江工程高风险施工特点,力争中铁开投减免管理费。二是主动运作,抢抓合同外创效机遇。在标段雨污水管线迁改方面,项目部积极与项目公司、中铁开投进行协商,争取施工权,为项目创效。三是细研PPP模式精髓,做实设计优化。完成盾构接收端端头加固素墙由口字型变更为U字型、车站附属结构桩间止水由旋喷桩变更为搅拌桩、盾构隧道烟道板中隔墙由现浇变更为预制等设计优化,实现了创收创效,为企业大盾构品牌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效益基础。
二、聚焦效能提升,提质技术管理,巩固大盾构品牌优势
(一)超前介入,量身设计助力盾构掘进。面对凌~国区间大盾构长距离穿越泥岩地层这一业内难题,项目部根据泥岩地层特点,联合设备制造单位,对超大直径盾构进行针对性设计,采用盾构机刀盘大开口率、刀盘中心位置倒锥形、大环流等特殊设计,在施工中严格落实《大盾构工程管理手册》相应要求,科学设置掘进参数,实现了盾构机在泥岩地层中的安全高效掘进,创造了全断面泥岩地层大盾构单日掘进18米的施工记录。越江盾构区间全断面泥岩地层长度800米,计划进度指标5米/天,实际进度指标9.6米/天,掘进工效得到显著提高。
(二)精准破题,技术攻关提高生产效率。面对越江大盾构施工中遇到的高黏性地层掘进刀盘及盾壳外表结泥、泥岩地层盾构废浆压滤处理工效低等影响施工生产效率的难题,项目部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科创小组,潜心攻坚,不断对比优化工艺工法,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研讨,研制出盾壳外表高压清洗装置处理刀盘、盾壳结泥;采用土工膜袋进行盾构废浆高效处理,在提高施工工效的同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成果4项,发表核心期刊科研论文3篇,另有2项发明专利处于受理状态。
(三)激发潜能,人才培养催化技术创新。项目部积极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深度交流,在项目部设立就业实习基地,为公司、项目输送高校优质人才。选送13人参加集团公司“鲲鹏计划”关键岗位培训,实现成果转化率100%。重视关键岗位技术工人培养,通过培训取证、外出交流、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员培养。重视青年创新力量,成立猛龙过江QC小组,成功研制出盾构隧道弧形二衬预埋筋快速定位装置,并应用现场,提质增效。该成果先后荣获“河南省QC一等成果”“中国建筑业协会QC三等奖”等荣誉。
三、聚焦市场深耕,凝聚多维力量,提升大盾构品牌影响
(一)重视信用评价,增辉大盾构品牌。项目部快速适应施工组织模式更新,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切实履行现场信用行为主体责任,修炼内功与外部沟通并重,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及建筑行业轨道交通领域内部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口碑。深入研究集团公司路外市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以及中铁开投建设项目和总承包施工项目内部信用评价实施办法,深度策划项目信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统筹安排安全质量与工期进度,在中铁开投内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各标段信用评价中连续排名第一,并被湖北省和武汉市选评为质量观摩工地。
(二)传递建设声音,讲好中隧人故事。在外部宣传方面,项目部积极与中央主流媒体、地方电视台保持协同联动,及时提供项目正面新闻线索;内部宣传方面,建立“江城先锋号”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时总结和展示项目施工生产、党建工作亮点;制定项目新闻宣传考核奖励办法,激励员工讲好中铁隧道局武汉大盾构施工故事。目前,项目在中央级媒体报道10余次,省部级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盾构始发仪式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20余家媒体报道;盾构掘进1000环、凌吴村站主体结构封顶被《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报道。
(三)弘扬企业理念,获得相关方认同。项目部大力弘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理念和中铁隧道局“忠诚担当”文化理念,利用现有场地、设备、高质量的成型隧道等资源,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与武汉市政府、建设单位、金融企业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文化联建,构建和谐企地关系,奠定后续合作基础。主动走出去,参与地方重大活动,展现企业形象、传递企业理念,先后承办了湖北省暨武汉市“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武汉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观摩交流会等大型活动,深度参与了湖北省副省长调研等活动,得到省市各单位、行业内部认可,擦亮了中铁隧道局大盾构品牌。
能够参与建设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并实现集团公司第四次下穿长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目前,越江大盾构掘进已突破2880米,隧道贯通指日可待。下一步,项目部将深入总结在12号线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以更昂扬的精神状态,干好后续工程,为集团公司开拓武汉大盾构市场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