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 段学钢 魏雨莹
2023年12月31日,杭州文一路提升改造工程北线盾构隧道贯通,项目南北线全部完成掘进任务,为2023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杭州,从来没有一项工程引得业内建设者的如此关注。前施工团队因盾构机瘫痪施工无法继续推进,已经施工30%的杭州文一路提升改造工程隧道掘进任务要重新招标。这对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可以大展拳脚,挑战是项目困难重重。2022年4月11日,我集团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中标。
项目建设团队进场之时,前施工团队交给他们的盾构机是这样的:被困在地下30米盾构刀盘亟需维修、盾尾刷失效、盾构机整体失衡倾斜;地质状况是这样的:需要穿越千岛湖配水管线、杭州绕城高速、高压燃气管、上软下硬不均匀地层、高承压水层、不均匀大块砾石层、毗邻机场快线;外围环境这样的:杭州亚运会、极高的环保要求、盾构施工“上改下”重新组织。此外,前施工单位因为一些商务细节问题仍然没有退场。种种难题,哪一项处理不当都将严重影响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面对“阵地”他们这样做
中标后,这支在杭州建设过庆春路、运河之江、环城北路、香积寺、天目山隧道的团队再次上阵。然而,现场等待他们的不是撸起袖子大干的机会,而是与前施工单位的盾构移交、商务纠纷、物资清点、驻地移交。面对对方提出的2.2亿元的移交清单,管理人员心中一惊,稍有不慎,不仅会对工程顺利开工造成影响,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重大流失。项目部立刻成立商务、物资、设备、工程核算等多个接收小组,从现场设备、物资、工程量核点入手,进行充分市场调研,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对对方提出的移交清单提出有理、有据、详实科学的依据,据理力争,在建设单位多次协调下,项目团队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终于与原施工单位达成一致意见。随着双方协议、三方协议、四方协议、五方协议的签订,场地移交工作圆满解决,既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工,又维护了企业利益。
面对“武器”他们这样做
用于施工的直径14.17米的盾构被困在30多米的地下,刀盘已经异常严重磨损,无法继续掘进。常规带压进仓换刀的工法已不能解决当时的问题,而截至当时,国际上成功修复的案例仅有一例。面对难题,项目团队科学施策,制定最优方案,在地下30米处对盾构机进行微创手术。在刀盘正前方安装直径2米的钢套筒,组织了30人的先锋突击队进入刀盘前方泥水掌子面,仅靠钢套筒供人员材料进出,在内部对损坏刀盘进行全方位的修复,使盾构机恢复如初。之后,施工团队又对两台盾构机进行全身体检,发现两台盾构机的盾尾刷都已严重损坏,如果穿越前方300米的高承压水层会出现盾尾漏水,对盾构机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施工团队打开后盾尾刷,实际情况完全验证了他们的判断。他们再次用自己的丰富经验避免了项目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可能出现恶性事故,得到业主充分认可。
面对“堡垒”他们这样做
14.17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地下掘进,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提前策划,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方案,组织专家讨论,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从2022年4月中标,项目部共召开专家方案论证会80余次,对盾构机下穿不良地质条件起到了决定性的预判作用。在掘进通过上软下硬不均匀地层、大块砾石层期间,为解决盾构机掘进速度和带压进仓停机的矛盾,工程技术人员每掘进50环,提前预设临时停机加固点5处,为盾构机临时停机和检修刀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同时,进仓人员由带压进仓改成了常压进仓,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面对“外部环境”他们这样做
杭州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份举办,按最初的施工组织策划,从中标到商务谈判和地下30米刀盘修复,刚好亚运会后开启大干局面。亚运会的推迟举行打乱了项目的施工策划,同时国家对环保要求愈加严格,特别是2023年春节,亚运专班对项目部提出,把占用地面道路全部还路于民,把杭州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工期、环保、人民的期盼……外部条件给建设团队带来了巨大考验。
面对工期巨大压力,每一名参建员工,绷紧了弦,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不停的运转。泥浆外运因受环保要求,严重制约盾构机的掘进进度,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到杭州、上海、嘉兴、湖州、黄山多地寻找正规合法的卸载场地。最终,经多方协调,排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施工得以顺利推进。为全力保障民生、打好亚运攻坚战,文一西路地面道路于2023年4月25日提前完工。结合工程现场实际,项目部创造性地将盾构作业由地上转入地下“立体作业”调整为“水平作业”,将“先隧道后地面”工序调整为“先地面后隧道”,盾构工作面提前一年释放作为地面道路恢复工作面。同时,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有效保证地下盾构隧道稳步推进,使得地上地下相得益彰。
杭州文一路提升改造工程南北线隧道的贯通,预示着项目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工作即将吹响冲锋号,项目工作重点也将从盾构掘进转移到精细化管理,项目全体参建员工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继续一往无前,在文一路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