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 刘真真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她像闪闪发光的明珠一样镶嵌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
这是一座雄伟独特的山,一山一水,孕育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一草一木,映照着先驱们的信仰。在这片土地上,先辈用执着与坚韧,留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成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磅礴深邃的红色底蕴,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7月22日,集团学习贯彻团十九大精神暨2023年团干部培训班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班。翻开历史画卷,追寻先辈的丰功伟绩,一幕幕“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画面和英雄事迹讲述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
在烈士陵园瞻仰先烈,在革命博物馆回望点点滴滴,在井冈山村民家中体验红军餐食,在乔林乡党支部回顾入党初心。八角楼和黄洋界,镌刻着小井红军医院和大井朱毛旧居等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文家市会议、三湾改编,不再是教科书里那寥寥几句,编为连队的我们,仿佛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重走朱毛挑梁小道,遥想当年的红军战士走过了多少日夜,新时代的青年更当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大型实景歌舞史诗——《井冈山》。舞蹈、声乐、戏剧、朗诵,红色历史、英雄人物、漫漫歌谣,时而激昂、时而悠扬,时而愤慨、时而悲怆,讲述着那两年又四个月的时光。
瞻仰历史遗迹,仿佛看到了井冈山革命先烈们在炮火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的鲜活画面;仿佛看到了那闪烁着昏黄灯光的八角楼上,毛主席奋笔疾书、忧国忧民的思虑;仿佛看到了那挑梁小道上,朱德老总身体力行、爱兵如子的背影;仿佛看见了那军民一心、共同抵抗敌人进攻的场面,好像自己也在那里,耳畔是声声号角和阵阵枪鸣。
别开生面的培训体验,在我心头烙下了永恒的印记。过往革命岁月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使我真正明白了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一份沉甸甸的铮铮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基层团干部,我们要充分发挥团支部在党组织与青年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坚持做清澈纯粹的团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忠诚担当,引领项目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青年对党的向心力,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基层团组织工作中,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中流击水、破浪前行,不因职位低微妄自菲薄,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做大事,做实事。
赤诚心向党,青春不迷茫。红霞浸染的莽莽井冈山是不灭燎原的革命火种,将永远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它点燃着、传播着、熏陶着、照耀着、指引着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继续在革命道路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孜孜奋斗,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