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一名隧道工人养成记
□一处 杨舒

  在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工程施工一线,有一个平凡却让人敬佩的人。他说起话来粗声大气,不苟言笑却又婆婆妈妈,他是奔走在施工一线的“秀才”,更是“秀才”里的技术达人。他所管理的队伍因为他的“婆婆妈妈”从未发生过安全质量事故,他的“粗声大气”也成为了与工人谈笑交流最接地气的方式。他就是成昆铁路项目的衬砌队长曾礼。
  人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点成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多一点机会;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多一点收获。这几句话用在曾礼身上,最合适不过。
  第一学历只有初中文凭的曾礼,如今已成为一名正式的铁路员工。每当被人问起最难忘的事,他总会激动地说:“是2017年签订正式员工合同。当时我的手抖得厉害,掌心里的汗水多得笔都握不牢。我父亲为此还在村子里放了火炮庆祝。”
  2005年,20岁出头的曾礼跟随村子里的长辈到工地上谋生活,从此他便与隧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他只是开挖队的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凭着青春激情和使不完的力气,他成为了队里最勤快的工人。加上机灵能干,他深受队里工友的喜欢,队里有什么事都会喊一声小曾,老工人也喜欢传授他一些经验。隧道内开挖工作并不复杂,曾礼学得很快,他每天有十多个小时都在昏暗的洞子里,一半是为了生活,一半是为了了解开挖工序的方方面面,因为他心里有颗理想的种子,他梦想成为一名领工员。
  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心里的理想种子一旦发芽,就需要用更多汗水灌溉,才能快速成长。曾礼凭借着踏实肯干以及娴熟的技术和较好的沟通能力,一年后就实现了自己成为领工员的梦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隧道工往往都是多面手,要想继续往前走,就必须不断学习。于是在做熟了电焊、立拱、打钻、综合协调班组这些事后,他又悄悄学起了衬砌施工知识。那时队里交通车不太充足,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隧道,曾礼每天都要走好几遍,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子,最终他靠着不服输的心和坚强的毅力,学会了衬砌防水、关模、木工、填充等等技术,并且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衬砌混凝土密实、光滑度高。在辗转了7个工地后,已经成为衬砌队长的曾礼,凭借自己独特的队伍管理方法,以及业主单位对他的高度评价,2014年,曾礼进入了重庆隧诚劳务公司,成为了一名核心员工。
  成为核心员工的曾礼,又有了新的梦想:成为一名正式的隧道工。他说在这个行业里走得越深,越觉得深爱,既然深爱何不爱得更彻底一点。但从核心员工到正式员工,不仅仅需要娴熟的技术以及出众的能力,学历也是一道砍,于是初中毕业的他,工作之余又啃起了书本。当时很多工友都打趣他说,武状元要改文状元,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但曾礼却凭着一股子韧劲硬是把大专文凭拿下了。他总说,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说了才算。2017年他如愿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
  成为正式员工后的曾礼,对待工作一如既往认真严谨。17年的凿隧生涯给予了他扎实的隧道施工理论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这世界上就没有小事大事之分,在我眼里所有的事都是大事,只有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才能万无一失。”这是曾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所管理的分队目前是成昆项目最大的分队,拥有12个班组108名工人,工人的安全是大事,工程的质量是大事,工人的生活也是大事,人员的合理安排也是大事,每天三万步,每月300元话费,熟悉每一位工人的特长,都是他工作的真实输出。在项目刚进场的那段时间,由于管理的是分包队伍,人员不熟,沟通不畅,为了保障正常的施工进度,曾礼连续几个月每天洞内值守十几个小时,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8小时,最终确保了衬砌施工一切正常。
  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现如今,曾礼又有了新的梦想,他坚信所有的好运都会藏在努力里,而他也正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