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机电公司 杨明军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7次提到“人才”,指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低碳和智能化建造方向已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机电公司业务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当前人才与企业目前业务及未来发展严重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不专,人员不精,人才培养缺失。随着机电公司承揽项目数量的逐渐增多,向5G、光伏等新领域的逐步扩张,基层人员对建筑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研究不够,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部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整体不足,各专业资质不能匹配当前企业发展趋势。
  二是机制不活,关爱不强,人才流失严重。考核制度不完善,奖励手段不够丰富,收入分配与业绩贡献挂钩不够紧密,使部分有能力的员工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加之建筑行业的流动性大、不稳定性因素多等原因,一些高学历、就业面广的年轻人才会选择其他机会,造成机电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三是管理不善,人才梯队建设断层。近年来机电公司自主经营能力逐步增强,规模快速扩张,人才需求量大。而公司人才梯队化建设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后备力量培养不够,人才梯队断层严重,管理人员缺失严重,部分管理人员不懂管理、不善管理、不会管理。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的决定之年,运用好行动成果,抓住当前机遇,大力推进新能源领域、城镇化建设、智能化建造,人才储备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大环境大潮流下,如何利用企业优势引进合适的人才、如何快速提升新进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如何在形势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使人才需求与公司发展相适应、如何让员工深刻感受企业带来的幸福感从而留住人才,是企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源头上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着力解决人员不精专业不专等问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一要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加大对建筑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研究力度,以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资源,将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
  二要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好人才台阶式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好项目制培养模式,坚持“早发现、早培养”,以满足施工现场需要为着力点,从引进优秀毕业生开始定向不定专业加大全过程培养。
  三要加大社会人才引进力度,将短期内无法培养的岗位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不断完善优秀劳务人员甄选体系,壮大人才队伍。
  四要不断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多渠道引进优秀年轻干部,促进干部能上能下。
  (二)在过程中培养人才、改进人才,建设现代企业人才梯队
  企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一是根据集团公司“10+4”关键岗位培训总体部署和安排,做好培训、考核、上岗的有效衔接,将短期培训和持续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对技能学习的针对性,更加突出受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发高素质人才,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是建立优秀指导老师人才库,根据发展实际,以兼职队伍为基础,不断向专职队伍转型发展,既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能掌握宝贵的工作经验,进一步缩短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差距。同时,发挥好师带徒、团干帮作用,在选人用人上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化培养,分析个体特点与优势,结合个人特长,将其放在最适合发展的岗位上。
  三是以集团公司“三年千人取证”为契机,增加市政、建筑、铁路等一级建造师取证数量,并及时进行业绩培养,满足投标资质需求。有效利用好公司的标准化手册和工程技术学习平台,工团组织定期联合系统部门采用“知识竞赛”“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活力,促使项目及管理人员向“一专多能”转化。
  (三)在措施上稳住人才、留住人才,着力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一是深入各岗位进行调研,通过项目群进行区域管理,在统筹调配员工工作区域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证员工工作地点的相对稳定,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
  二是借鉴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逐步建立起培训、业绩、晋升和薪酬的联动机制,严格工作业绩的考核,将“大锅饭”逐步向“单人碗”转变,将收入平均性逐步向灵活性转变,加大考核结果的刚性兑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只有储备好人才、运用好人才、发展好人才,统筹推进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长远发展。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