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消息 近日,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成都地铁13号线三官堂站~九眼桥站区间右线隧道,随着刀盘缓缓转动,在江底奋战将近四个月的“平安号”盾构机终于破洞而出,标志着由集团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铁历史最长穿江盾构隧道顺利贯通。
成都地铁13号线三~九区间具有一长、三险、五难的特点,对集团建设者的技术、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多重考验。一长即江底隧道占整个区间长度的94%;三险即盾构施工面临江下进仓作业风险、盾尾渗漏风险、既有线及河堤破坏风险;五难即存在解决盾构刀具寿命及防刀盘结泥饼困难、洞内突泥涌水防控困难、小曲线半径盾构掘进控制困难、隧道成型质量控制困难和保证中心城区盾构长距离连续掘进困难。
面对穿江长度、危险系数、施工难度在整个成都地铁建设史上首屈一指的区间隧道,集团建设者发挥大盾构施工专业优势,多措并举克服施工难题。
以专业破解难题。掘进前,建设团队多次组织召开内外部专家评审会,邀请盾构专家把脉问诊。对现场全体人员反复进行技术交底,不断优化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结合隧道地质情况,对盾构机进行针对性改造设计,采用大合金镶齿并敷焊耐磨层的滚刀、自制改进型高活性泡沫剂、新增刀盘高压水冲洗系统及刀盘防泥饼涂层等创新手段,为盾构掘进提供技术保障。
以精心保驾护航。施工中,通过安排项目领导现场带班、专职人员值守,加强监控量测和地面巡视,配置无人机在江面低空巡查,保持河面、地下和空中的联动,密切关注周边环境,实时调整掘进参数,保证盾构机以良好的状态均衡、快速掘进,有效控制沉降、侧移等风险。同时,建设团队与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社区、河道管服中心等单位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为盾构安全下穿锦江保驾护航。
以高效打造精品。面对高温、限电、疫情影响,建设者们正视问题、迎难而上、周密部署,从技术保障、资源调配、疫情防控、外部协调等方面着手应对,保障了管片和砂浆供应、碴土外运不受影响,实现了与左右线盾构机在锦江下连续掘进、“双龙共舞”的场面。进入四季度后,建设团队紧盯成都市复工复产的“指挥棒”,迅速打响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向目标冲刺”的攻坚战,创下了单月累计掘进800米的好成绩,使区间洞通比计划提前了整整50天。
成都地铁13号线三~九区间右线隧道的顺利贯通,在成都地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同类型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据悉,三~九区间左线隧道也将于明年一月实现洞通,将对成都地铁13号线如期完成全线洞通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