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 王增政
近日,乘着“中国中铁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论坛”顺利举办的东风,集团公司承建的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项目“虹浦号”盾构机单月掘进突破325环(650米),创造了超大直径盾构月进尺全国纪录,同时也刷新了14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月进尺全国纪录。
在本次取得的生产突破中,智能建造技术的身影尤为瞩目。掘进施工过程中,在上海申铁的统筹协调下,依托集团公司研发的“四大”智能建造系统,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的智能建造体系,为项目加快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一是“智造”平安,安全是进度的捷径。依靠智能建造技术监控面广、费人工少、探问题快的特性,项目部密切监控现场风险源,减少人员作业风险,及时诊断解决施工问题,有力保障了项目生产任务的平安平稳,有效避免了因生产安全问题造成的进度迟滞,真正节省了安全这个生产的“最大成本”,踏上了安全这条进度的“最快捷径”。
二是“智造”优质,质量是进度的基础。智能掘进远程大数据平台可为盾构掘进远程把关,提供实时掘进参数参考,调整掘进状态。同时,平台具备深度学习功能,能够不断改进优化掘进参数,持续提升智能掘进质量。此外,智能建造技术施工精密度高,项目部创新研发的两台智能拼装设备——中隔墙拼装机器人与弧形件智能拼装机器人均具备毫米级安装精度。施工质量得到坚实保障,生产进度才能无忧推进。
三是“智造”高效,效率是进度的保障。智能掘进技术可实现盾构一键式全自动智能掘进,主控室仅需一人值守便可正常执行盾构掘进任务。盾构主司机、值班工程师等关键技术人员得以节省精力,解决更多、更复杂的生产问题,有效提高了掘进效率。
由于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盾构区间实现了隧道管片、弧形件、中隔墙的全预制拼装。同时,项目部采用中隔墙拼装机器人与弧形件智能拼装机器人进行拼装作业,施工速度有大幅提升。此外,项目部还以智能协同系统攻破了全预制构件多工序同步施工的技术难关,推动盾构掘进拼装速度迈上了新台阶。
四是“智造”稳定,平稳是进度的支撑。智能诊断系统通过智慧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盾构群组装备智能互联系统、智能指挥系统等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信息,获取状态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发现、快速定位、快速诊断现场设备故障,及时指导工作人员化解施工风险,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作为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是国内首例以地下线路为主的市域铁路。
我集团承建的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项目隧道工程工法多样,包含明挖法、盾构法,且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大、难、险、新”等显著特点。自智能诊断系统建成以来,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运行,现已帮助管理人员持续守护施工生产百余日,排除大小设备隐患近百次,为工程持续稳定建设铺平了道路,为集团公司智能品牌传播打开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