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已成为新时代关键词之一。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个人,都要立足时代新发展,践行“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构建共同发展新格局。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对我本人来讲,伴随企业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更是受益良多。
清晰记得8年前的夏天,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踏上了人生新征程,成为一名隧道追梦人。怀邵衡铁路3标是我进入职场的起点。项目位于湖南一个偏僻的山村旁边,对于北方平原长大的我,工作起始,身体和业务都受到挑战。艰苦的环境、繁杂的工作、南北生活差异,使我几度萌生放弃的念头,但映入脑海的入职誓言、同事关怀和父母的殷切期盼,几番挣扎后,我咬牙坚持克服了障碍与困难。施工一线的磨炼,使我的业务水平大幅提升,逐渐体会到了工作带来的成就感。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团队荣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项目团队用智慧和汗水,赢得了铁路行业和建设单位的频频点赞,三处在湖南地区实现了现场保市场的经营布局,相继中标黔张常铁路2标、张吉怀铁路1标、张吉怀铁路4标等重大项目。
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员工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2015年10月,我调入广州外绕铁路项目任工经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下,我更加刻苦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主动创新,实现了分水坳斜井重大方案变更、下穿上跨既有线施工经济方案比选等增收增效措施的落实,并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我也多次被企业评为“先进工作个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
2017年初,我又调入三处成本部,工作上发生了“点”与“面”转换,理念上发生了“管”与“服”的深度融合,逐步从胜任走向优秀。与此同时,三处正经历由大处迈向强处攻坚期、提质增效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作为一份子,我积极投身于成本管理改革中,参与制定了《试点项目承包管理绩效考核特别办法(试行)》《临时工程费用标准及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深入参与“试点责任承包”“项目包保制”“一项一策””等改革。三处上下同心协力、踏实勤恳,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021年初,我调入惠州龙海一路任项目总经济师,并兼任东莞地铁1号线PPP项目总经济师。惠州龙海一路是三处第一个Z类管理模式下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东莞PPP是三处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施工图预算编制、跟踪、审核项目,均为三处在概预算领域重点项目,具有重要的开拓和实践意义。身上担子重了,责任更大了。
根据惠州龙海一路EPC项目主要特点,我牵头重新编制了初步设计概算及优化,在设计优化、方案优化,“两优创效”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项目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预备费使用方面,我梳理了商务经营思路,提前按照初步设计优化、施工图设计、施工实施、收尾结算等多阶段做好设计伏笔策略,争取能拿尽拿、力争多拿。
面临复杂而具有挑战的东莞地铁1号线PPP项目,到项目后,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工作思路,一手抓开源增收,一手抓降本增效,打开了项目工经工作新局面。一是带领项目施工图预算小组,用1个月时间,实现了追赶超越,扭转了业主、南方公司对施工图预算工作不满局面,质量和进度上均得到了各方一致肯定和赞许,并与东莞市造价站、省造价站建立良好商务关系,解决了土方外运定额子目套运、大型机械进出场费、车站和区间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不下浮、土方“处置费”等问题,合计增加预算费用约3000万元。二是配合项目经理深度开展二次经营工作,在盾构区间风险源措施处理、区间孤石变更、区间硬岩变更、现场围挡变更等重大经营事项上,取得突破和进展。三是狠抓成本管理,从工、料、机、人员等成本要素入手,做好成本分析,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全员全过程合力管成本,向管理要效益。四是注重工经人才梯队的培养,积极落实“传、帮、带”培养机制,制定轮岗计划和任务,培养工经全业务人员,为三处工经人才提供后备力量储备。五是积极主动配合区域市场营销工作,成功中标东莞振安路项目,为区域市场高质量经营贡献力量。
古人云:“取之于汝、用之于汝”。企业提供了你我施展才华的土壤,成就了你我,你我必将担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忠诚、贡献一份力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隧道局的改革发展献言进策、为隧道局集团的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添锦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