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们进入了“百花争鸣”的新媒体时代。在“两微一抖”日渐繁荣的今天、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的当下,国企新闻宣传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是首要任务,但形象打造也至关重要,形象展现的最直观、最有价值的载体就是照片,但当前环境下,很多工程项目部缺乏新闻宣传人才,或者只是重文字宣传而轻图片宣传,这导致在工程建设期间,很多珍贵的画面缺失,比如始发贯通等重大施工节点,工人专注作业的施工场景等,即使有也普遍存在质量不佳的现状。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不论是在当前还是在今后的企业宣传中,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像的史料价值也会逐渐凸显出来。所以,以新闻摄影的标准来做好施工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一、新闻摄影在新媒体时代的特殊价值 新闻摄影在新媒体时代有着广阔的舞台。在人类具有的视、听、闻、触几大感觉功能中,第一重要的接收信息的功能就是“看”,特别是在新闻摄影领域。通常情况下,震撼人心或者让人耳目一新的照片往往更能抓牢人们的视线,因此在新闻摄影图片中更为关注的是最小、最大或者最丑等这些最具有差异性的东西,通过新闻摄影的方式,使这些差异性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同时,美好的东西也往往更能引人关注,新闻摄影作品对于真善美的事物进行有效宣传,充分体现出新闻摄影最具美学的特征,这样也使新闻作品有更大的吸引力。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传统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博弈求生的时代,在新旧媒体不断碰撞与融合的进程中,媒介环境整体变迁,新闻传播内容、渠道、方式以及观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新闻摄影的变革进程被提速,新闻摄影工作者工作环境随之变化。新闻摄影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往往能够有效发现不一样的画面。身为工程项目宣传员,只有适应环境需要,居安思危,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培养多媒体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媒体融合中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
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企业,在通过自家媒体平台对外展示企业形象时,一些抓人眼球的好作品尤其是直击人心的工程照片,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传播效果。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包装制作的精良作品,通过更高级别的媒体进行报道后,将产生指数级的传播量,极大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比如深圳春风隧道刀盘下井的无人机延时摄影视频,经过新华社视频的重新包装及推送后,仅两天时间就获得了超百万的点击量,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二、施工企业做好新闻摄影的前提条件 做好新闻摄影无非两点,一是硬件设备,二是拍摄者素养。随着手机、单反、无人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摄影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比如当下一些手机的无损变焦功能,简直把手机镜头玩出了高端单反的成就感,单反价格也不再像奢侈品一样让人望而却步,很多优秀的硬件设备在很少的预算下即可实现,对于新闻摄影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目前,各单位基本上都配备了专业照相机,有的单位还配备有无人机设备,基本上能满足各种拍摄需求。虽然在施工现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出合格的照片,很多都是随手一拍,即使是项目上专门负责宣传的通讯员,可能也会存在不够重视的现象,导致活动或者施工结束后,后续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实际可用的照片并不多,要么是主体不突出,要么是人物有违规,或者是对焦不准确。在施工现场,有些场景可能就是转瞬即逝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个瞬间就决定了这个场景能否被完美记录下来,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随着摄影门槛越来越低,培养采集留存高质量新闻照片的意识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在现场拍摄过程中,对于拍摄者的审美素养及现场安全常识的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纪实类的照片除了真实性以外,还要保证照片的有效性,即照片中无明显的违反现场施工管理要求的元素出现。所以,要想做好新闻摄影,除了设备到位以外,基本的摄影技术和对新闻素材的敏感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
三、如何使新闻摄影更好服务于企业文化宣传
新闻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做好新闻摄影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中铁四局在整体上对宣传工作的重视,使得新闻宣传理念深入人心。在摄影作品的创作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既记录了工程建设,又获得了各项荣誉,在内外宣传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结合我集团当前的新闻摄影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目前,各单位的宣传人员以兼职为主,且大多从事办公室业务,在宣传方面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业务培训机会。很多情况下,如果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再不加以耐心培养的话,大多数人可能会因为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而放松对宣传工作的重视,久而久之,业务生疏再加上缺乏专业指导,可能会对此项工作完全丧失兴趣,或者疲于应付,长此以往,通讯员队伍的整体能力会被极大削弱。各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实质性的通讯员培训,加强通讯员间的了解,通过开展各项写作评比等活动凸显通讯员在企业宣传领域的价值。二是促进通讯员稿酬制度的落实。目前,各单位都制定了通讯员稿酬制度,对于在各项重大活动中表现积极的通讯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激发宣传团队的积极性。好制度重在落实。据了解,各单位的稿酬制度落实并不理想,很少有单位能按时兑现通讯员的稿酬,有些甚至以其他理由不予考核兑现。这对项目部本就薄弱的通讯队伍力量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影响。由于项目部很多通讯员都是兼职,一旦稿酬这个动力没了,稿件质量就直线下降,反正好坏都一个样,索性就随便糊弄一下。双向激励一旦变成为单向输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稿件质量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三是结合员工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于科班出身、有一定功底的文科生来说,新闻写作可能驾轻就熟,但新闻摄影可能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相当的水平和敏感度。我集团当前的通讯员队伍里,真正懂摄影技术的并不多,懂摄影技术又能拍出好照片的也不多。而对于常年从事重大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新闻摄影人才的缺失就是珍贵施工影像资料的缺失,更是企业潜在文化价值的流失。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可以直观而深刻地承载一项工程的意义、唤起人们对一段历史的记忆,甚至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铭记。所以结合工程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新闻摄影培训,或者组织与工程相关的摄影比赛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得益于5G技术的发展,高速的互联互通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流量,使媒体融合展现出了新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作为一种传统而不衰的宣传手段,新闻摄影在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中也将成为重要一环。做好新闻摄影、储备新媒体技术人才,对促进企业品牌宣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