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攀登高山巍峨,我爱描摹大河浩荡。
我的故乡乌蒙有连绵不断的巍巍青山、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长征传奇,让我从小就置身于壮美的祖国山河。如今能成为一名中国中铁人,成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路先锋”中的一员,完全得益于我骨子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进川的使命召唤
1958年,在毛主席“成昆铁路要快修”的号召声中,几十万铁路大军开往大凉山,开启了长达12年的筑路生涯。
老一辈成昆人,越蓉城,过蜀道,凿通天障,开拓空间,钢钎大锤,凿出了沙木拉打隧道,树起了中国隧道建设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其施工之复杂,环境之艰巨,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那年盛夏,我们怀揣着对老一辈成昆建设者的敬仰之情,追寻着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足迹,一群90后,出渝城,进巴蜀,誓言要在新成昆线上贡献力量。自此,机械常轰鸣,秋霜又冬雪,一棵棵“小树”在企业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暗积沉香。
有人说,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新成昆线,我感知到了。如没有无数次卷起裤管踏着泥泞走进隧道的经历,就没有现如今跃然纸上的感情激荡;如没有无数次汗流浃背、向光而行的无声付出,就体会不到隧道建设者的艰辛与不易。
“忠诚与担当”的厚望嘱托
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谈到了我集团新成昆铁路项目青年给他写的一封信,让他感到很欣慰,并以“忠诚与担当”深情赞誉新成昆铁路青年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赞誉的新成昆线,正是我战斗过的第一个工程项目。总书记的赞誉,是对新成昆铁路青年建设者的鼓励,是对集团全体员工的鞭策,更是对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精神的充分肯定。
作为“开路先锋”中的一员,时代赋予了我们为交通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使命。我们今天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宜居幸福。
满怀豪情壮志的中国中铁人,用勤劳的双手和“铁铸”的肩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祖国大江南北铸起了一个个丰碑工程,架起了一道道“彩虹”,为国家基础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无论是行走在杳无人烟的楼兰戈壁,或是穿梭于郁郁葱葱的南国大地,又或者是漫步于雪花飞舞的东北平原,我们都将时刻保持真抓实干、奋勇前行的姿态,忠诚企业,担当作为,用建功岗位的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继往开来的接续奋斗
纵观中国中铁七十多年来的风雨历程,凝聚着无数有为青年、先进青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得益于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得益于无数中国中铁人七十余载的奋力拼搏。
当下,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生逢盛世,何其有幸。作为企业员工,中国中铁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活力。只有让青年树立人生目标,激发学习活力,才能倍增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获得感,企业的发展才能形成“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的良好局面。
青春如诗般灿烂,时光如歌般自由。青葱的岁月,我时常感慨于她稍纵即逝的变化,但又笃定于内心深处初心的永恒。当回眸青春往事,让万千思绪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方知,唯有时光,才能泛起生命的波光粼粼,唯有热爱,才能奏响青春高潮迭起的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