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孟津城镇一体化开发一期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1月4日,隧道股份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工程开工仪式在项目怪坡路段中间风井施工现场举行。
1月5日,二处承建兰张铁林ZQ4标十八里堡隧道1#斜井与进口段贯通。
1月10日,三处负责施工的东莞地铁1号线项目新东区间、东同区间左线盾构隧道同时贯通。 新年伊始,我集团承建的多项工程一线捷报频传,重点工程相继实现开工、始发、贯通等重大节点目标,工程建设在年初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全集团迈向“十四五”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了奋进力量。 ——编者
世界最大直径TBM“高加索号”日进尺创新高 格鲁吉亚消息 1月3日,应用于集团公司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vesheti-Kobi公路隧道项目的全球最大直径TBM “高加索号”日掘进完成7环(14米),创造了自始发以来日进尺最高纪录。截至目前,项目主隧道已累计完成掘进365米。
KK公路隧道项目位于格鲁吉亚北部卡兹别克市,距离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约136千米。主隧道采用一台直径15.08米的单护盾TBM掘进施工,隧道洞身穿越高加索山脉古多里山,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发育,地层包含石灰岩、泥灰岩、凝灰岩、粉质黏土岩等,岩石全风化为土层,遇水泥化,糊刀盘、堵刀孔现象突出,施工难度极大。
冬季施工过程中,项目所在地气温低至-25℃,积雪厚度达到1米,受暴风雪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资保障、人员出行十分困难。为克服困难,项目部紧紧围绕TBM掘进施工这项中心工作,超前筹划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加大考核激励力度,坚持每日召开现场碰头会,不断掀起全体员工大干热情,有效提高了现场掘进效率,为TBM掘进施工日进尺创新高创造了条件。
目前,项目各作业面全面铺开,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应急隧道北口开挖支护已累计完成2370米,管片生产完成10376片,箱涵预制完成280块,应急隧道南口边坡已展开进洞前准备工作,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为2022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
(王勇)
孟津城镇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 河南洛阳消息 1月4日,洛阳市孟津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集团承建的孟津区城镇一体化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举行。
开工仪式上,孟津区委书记杨劭春强调,孟津区城镇一体化综合开发一期项目是孟津在撤县划区后“十四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首批谋划的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区域面积大、安置群众多,施工环境标准高,项目的建成对提高群众幸福感、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孟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杨劭春要求各参建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在下一步的配套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集团公司孟津区城镇一体化项目相关负责人代表项目建设者对洛阳市、孟津区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按照质量一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群众满意的要求,高标准抓好工程建设,全力加快施工进度,努力把该项目建设成为孟津区的样板工程和精品工程,为孟津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孟津城镇一体化项目是我集团首个片区开发投资项目,为片区开发业务开拓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集团公司在房建和市政领域的市场份额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彰显企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刘晓渊)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全面开工 福建厦门消息 1月4日,隧道股份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段工程开工仪式在项目怪坡路段中间风井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厦门市在交通领域为民办实事的又一重大举措正式启动,如期实现新年“开门红”。
工程起于沙坡尾站,止于厦门火车站,线路全长8.5千米,共设5站6区间。工程需下穿万石山风景区范围内的多处断层破裂带等复杂地质,地质环境复杂,建设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是厦门地铁建设史上名副其实的一块“硬骨头”。隧道顶部与成功大道万石山段的最近间距仅12米,最大深埋近170米,最大开挖跨度达20米,开挖断面面积达23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篮球场,能同时满足3列地铁并列运行,系当前福建省内断面最大的地铁隧道。
南延段工程开工建设,是厦门“岛内大提升”的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将厦门本岛西南部成功纳入到厦门轨道交通辐射范围,实现轨道交通网络与沿海优质旅游资源带的串联,对缓解厦门本岛西南沿岸热点旅游客流及通勤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周红霞)
渝昆高铁昭通隧道2号斜井出口段贯通 云南昭通消息 1月5日,一处渝昆高铁昭通隧道2号斜井出口里程顺利贯通,标志着昭通隧道施工再次取得重大进展。此次出口贯通,减轻了2号斜井洞内运输集散、反坡排水和通风压力,提升了隧道施工效率,为加快建设渝昆高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昭通隧道全长16.26千米,地处云南省彝良县和昭通市之间,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大埋深990米,其中IV、V级围岩长度达8693米,占比53.47%。隧道洞身穿越18套地层,2条断层,穿越可溶岩段落9800米,穿越煤层4290米。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有害气体等集中,属I级高风险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其中2号斜井正洞出口里程穿越小龙洞乡龙汛村,施工浅埋段551米,以V级围岩为主,且居住人口密集,房屋拆迁量大,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
斜井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以安全质量管控为抓手,通过科学高效组织,做好关键工序衔接,确保了穿越浅埋段安全顺利推进。
(陈卓 沈灵) 兰张铁路ZQ4标十八里堡隧道1#斜井与进口贯通 甘肃古浪消息 1月5日,二处负责施工的兰张铁路ZQ4标十八里堡隧道1#斜井与进口段贯通,较原计划提前156天,为下一步实现全隧贯通奠定了基础。
十八里堡隧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境内,横穿十八里堡与定宁两个乡镇,隧道全长7793.65米,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设横洞1座、斜井2座。
自2020年3月初进场施工以来,分部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快速施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参建员工经过670多个日日夜夜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办理征地手续难、协调难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冬季施工长,隧道围岩变化频繁,软弱围岩大变形、掌子面易坍塌等众多困难。同时,项目部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抢抓施工进度,安全实现了隧道1#斜井和进口的贯通,确保隧道施工按期顺利完成。
十八里堡隧道1#斜井与进口贯通后,大大缓解了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压力,并释放大量劳动资源,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为后续隧道二衬施工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完成剩余施工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杨彦朋)
深大城际五和枢纽项目完成征拆签约工作 广东深圳消息 1月6日,三处深大城际2标五和枢纽项目传来捷报,项目范围内23栋建筑拆迁协议全部签约完成,为加快征拆工作、实现快速进场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项目位于龙岗区五和大道与布龙路交口东北象限,沿布龙路东西向布置,与既有运营地铁5号线、10号线、远期规划中轴城际于五和大道与布龙路交口形成换乘枢纽,既有平南铁路从车站西侧斜向通过,属于深圳市、龙岗区重大民生项目。车站设计为地下四层局部五层结构,长1000米,标准段宽61.5米,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车站主体建筑面积约22.68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征拆范围涉及23栋建筑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按照计划需在2022年3月底前完成征拆任务,拆迁范围广、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配合坂田街道办组建6个攻坚小组,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强化宣传、多方准备、同步推进的原则,为快速完成征拆签约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瀚臻)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江城先锋号”大盾构开始进场
湖北武汉消息 1月10日,应用于隧道股份施工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越江隧道工程、直径达12.56米的“江城先锋号”盾构机刀盘中心块安全运抵国博中心南站盾构始发井施工现场,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盾构机现场组装阶段,即将开启盾构掘进施工模式。
“江城先锋号”盾构机整机长105米,总重量达3270吨,刀盘直径12.56米,主要承担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国博中心南站~凌吴村站区间全长3.37千米的水下隧道掘进任务。2022年,“江城先锋号”将从国博中心南站始发井出发,在平均水深约34.85米的长江江底由江北向南穿越长江。
为最大程度缩短盾构机运输及现场组装时间,项目部与制造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盾构组装、运输方案,提前考察运输路径。随着刀盘中心块和边块陆续进场,盾构施工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王均生) 国内首个“三模盾构”隧道胜利贯通 广东广州消息 1月10日,三处广州轨道交通七号线二期项目加科区间右线和萝水区间左线同日双线贯通,实现项目建设新年开门红。据了解,萝水区间左线为国内首个采用“三模盾构”掘进施工的盾构隧道,此次顺利贯通为“三模盾构”掘进施工提供了成功经验。
加科区间右线全长1475米,设置2两个联络通道,区间需两次下穿广深高速公路,两次侧穿220千伏高压电塔,沿线地质多为上软下硬和孤石地层;萝水区间左线全长1086.5米,设置1座联络通道,区间地质情况集上软下硬、孤石地层和全断面硬岩层等复杂地质于一体,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确保两区间隧道安全有序施工,集团公司、三处、项目部联合建设、设计、装备制造等单位,在双模盾构技术基础上,通过强化盾构机结构、提升刀盘结构刚度及预防滞排能力,研发制造出全球首台“三模盾构机”,专门应对该区间复杂地质工况。该“三模盾构机”所有知识产权均属我国自主研发,部分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推进国内地铁区间盾构施工进入了“三模”新时代。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会同广州地铁集团及相关专家反复对地质条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与高速公路交警、路政、养护、供电局等部门组建应急联动机制,精心组织专项应急演练,提前统筹,科学部署。左右线区间隧道均仅用4天时间便成功完成广深高速公路风险段穿越施工,为后续类似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腾)
东莞地铁1号线项目盾构隧道全部贯通 广东东莞消息 1月10日,三处东莞地铁1号线项目盾构掘进施工再次取得重大进展,继东同区间、新东区间右线盾构相继贯通后,新东区间、东同区间左线盾构当天同时贯通,标志着项目4条盾构隧道实现全部贯通。
此次贯通的新东区间左线长2053.7米,东同区间左线长1554.7米。区间盾构主要穿越软土地层砂质粘性土、淤泥质粘性土、硬塑砂质黏性土、中细砂层、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地层、全强中微风化花岗岩等复合式地层,其中微风化花岗岩最大强度达169Mpa,周边环境及施工地质极其复杂,覆土较浅,沉降控制是项目施工的最大挑战和管控关键。
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掘进,项目部多次组织参建各方及行业内专家开展了多轮穿越重大风险源技术讨论会,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重视盾构机选型,强化技术攻关,实时掌握复杂地质情况,严格控制沉降范围,确保物资供应数量和质量,创造了日最高掘进进度20环、月最高掘进356环的良好施工纪录。
(陈勇)
上海机场联络线首台智能化盾构成功始发 上海消息 近日,隧道股份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项目“虹浦号”大盾构实现始发,标志着全线首台智能化盾构正式开启掘进施工模式。
项目起于凌空路转换井,向西至度假区站,隧道全长4721.09米,采用单洞双线布置型式。盾构穿越区间地质条件复杂,下穿沿线建构筑物、河流、市政主干线众多,对地表沉降及掘进精度控制要求极高。
根据隧道内部结构特点,项目团队首创了大直径盾构隧道弧形件智能拼装机和中隔墙智能拼装机,盾构掘进与内部结构预制拼装同步施工,实现了快速掘进、绿色施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此次始发的“虹浦号”盾构机直径为14.04米,长约120米,刀盘净重420吨,整机重约3400吨。盾构机组装总用时仅23天,创造了国内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单井口组装全国新纪录。
作为国内首条与国铁网络互联互通的市域铁路,项目的建设将实现虹桥国际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两大枢纽的快速互联互通,能够进一步加强上海市域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与服务能力。
(张辽 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