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集团公司承建的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工程——12号线(江北段)PPP项目土建1标迎来重大节点,针对12号线下穿长江“定制化”研发的“江城先锋号”大直径盾构机在武汉江夏正式下线,下一步将投入到12号线国博中心南站~凌吴村站区间过江隧道掘进施工中,即将开启隧道局第6次穿越长江之旅。
超大直径国产盾构下穿长江 此次下线的“江城先锋号”盾构机由集团公司与中铁装备联合研发,刀盘开挖直径12.56米,开挖断面是常规盾构的4倍;总功率约7000千瓦,与和谐号动车组的总功率相当;整机推力约16000吨,相当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11倍;整机重达2900吨,总长约105米,是名副其实的“基建蛟龙”“大国重器”。
国博中心南站~凌吴村站区间全长3.37千米,其中70%在水下施工,是武汉地铁12号线全线控制性工程。“江城先锋号”盾构机将在平均水深34.85米的江底开辟一条供两辆地铁列车对向行驶的过江隧道。
攻坚过江隧道世界性难题 一直以来,建设长距离水下隧道都是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重难点问题,尤其是12.56米的超大直径、土质50%以上的泥岩地层、超高水压等难点交织在一起,更凸显出项目的超高难度。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国博中心南站~凌吴村站区间主要有硬岩层、软岩层、软土层、泥沙地质等,地层十分复杂。盾构机在富水环境中长距离掘进,防水是头等大事。同时,盾构从江边软土、软岩层深入至硬岩层,地质环境频繁变化,必须保持精准的掘进姿态和持续的掘进动力,才能保障现场施工顺利开展。区间最大纵坡25.28‰,整体成“V”型,进一步加大了盾构掘进施工难度。
“江城先锋号”盾构机采用常压复合刀盘,针对50%以上的泥岩地层特性,增大开口率,有效减少了结泥饼概率,同时配置压力自动补偿、四回路保压、高效泥浆循环出碴系统等新技术,通过改良刀盘环流系统,安装高压水刀装置,增强了刀盘的泄碴能力,有效提高了盾构掘进效率。
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工程 武汉地铁12号线全长59.9千米,是武汉市首条地铁环线,也是武汉首次采用PPP融资模式建设的地铁工程。全线为地下线,串联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洪山、青山共7个区,共设站37座,经由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两大交通枢纽,并与18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换乘站数量达26座,是当之无愧的“换乘之王”。
线路两次穿越长江、一次穿汉江、两次穿湖,共有15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及既有地铁区间隧道、16处下穿既有铁路。
12号线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环线客流吸引力,缓解中心区客流压力,开启武汉地铁三镇同环新时代,对加快城市重点发展地区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江城先锋号”大直径盾构机在武汉江夏下线。
项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