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你们拆了我的房子,却给了我新家”
□建设公司 王贺

征拆服务组帮助村民搬家
  
  “你们拆了我的房子,却给了我新家,真的很感谢你们!”李大爷说着,在项目部负责人郭利托着的印泥上按了按,随后把一枚红红的手印按在了《拆迁协议书》上。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建设公司南横高速公路二标项目桥梁施工正如火如荼,却因三塘村桥梁下方改路及房屋拆迁问题造成桥梁施工作业面迟迟未能打开,导致标段内簕竹河大桥无法进行施工作业。工人们干着急,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更是急得上了火。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项目部就预感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征拆工作已完成大半,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搬迁困难户”,项目部成立了党员征拆服务组,在服务组的不懈努力下,沿线户主只剩下了李大爷一户未签字。
  李大爷说自己喜欢和这群年轻人打交道,每次征拆服务组去家里,他总拉着他们一起聊家常。可话题一转到跟拆迁有关的事,老人的脸瞬间就严肃起来,只说要等家人回来再说,便不再说话了。
  在多方了解情况后,服务组逐渐摸清李大爷家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等,并组织志愿者免费帮助邻居家及李家其他兄弟搬迁房屋物品,购买物品,安置新家。为了消除沟通障碍,服务组成员以前一周去李大爷家一次,后来一天一去,面对面与其算个人经济账、算长远发展账,对症下药,解决实际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大爷慢慢向服务组吐露了心声:“我知道这间屋子是要拆的,并不是故意想为难你们。人老了,对屋子有感情,我在这屋子生活了60多年,祖祖辈辈都住这里,感觉他们一直在身边的,城市的大楼房住得浑身不自在……”郭利明白了,在老人眼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是家、是情感、更是一种心灵寄托,房子在,家就在!
  郭利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村委、乡镇党委汇报想法,并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李大爷的儿子,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最终他赞成将家里老房子拆除,并同工作人员一同回到三塘村。
  “可是,这房子……”李大爷还显得有点迟疑。“爸,还在乎这房子干啥,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里不是家,政府帮着为我找了更好的工作,还提高了收入,以后我每周都能陪你两天。”小李劝道。“好,好,那就好!”老人非常激动,拉着郭利的手便在合同上按下了手印。
  看着自己居住多年的老房子拆了,尽管心中有万分不舍,但是老房子虽然没了,李大爷却拿着政府及时兑付的补偿,住进了新家。
  改变的是环境,温暖的是村民的心。
  自2020年12月征拆开始,不到一年时间里,服务组踏遍了村庄里的每个角落。他们累计拜访村民200余次,召开村民大会30余次,完成红线2850亩土地征收,临时用地600余亩。正是靠着他们的“温情服务”书写了“南横速度”,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
  如今,南横高速公路项目正吹响“决战决胜四季度”劳动竞赛冲锋“号角”,看着簕竹河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机械一片繁忙景象,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