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一颗“小石子”的隐性风险
——安全工作要从细微处着眼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次饭后与几位同事一起去项目外边的公路上散步。公路上车也不多,偶尔有拉煤的大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大家也没有太在意什么,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忽然,有一名女同事痛苦的抱着脚坐在地上痛苦,顿时让正在有说有笑的一群人瞬间愣住了。另外两个女同事赶紧走上前询问情况,慢慢卷起这位同事的裤腿一看,她的小腿血流不止,之后大家赶紧送她到医院检查治疗。经医生检查,她的小腿因钝器所伤,造成骨折。后据该同事回忆说到,一辆大车飞驰而过的时候,一颗小石子被汽车压飞后弹到了她的腿上,造成了骨折。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公路上散落的普通小石子,再寻常不过了,见多了自然就不会去注意。但是在平时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颗“小石子”,却可能酿成惨重的事故。
  很多人都看到过辽宁号航母上舰载飞机每次起飞前的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军人们手拉手排成两队,从后甲板一直到前甲板仔细的查看甲板上是否有任何铁的小遗落物。那是因为飞机在高速起飞和降落时要求甲板必须是绝对干净无任何杂物,否则会严重影响舰载机安全飞行,从而引发重大飞行事故。
  “事故出于麻痹,细节决定成败”。上面这两件事让我联想到项目日常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施工中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绝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当事人对安全问题和细节问题存在“不在意”“无所谓”“没关系”,自认为“见多了”“不以为怪”等淡薄意识,对“小问题”“小缺点”存在“容忍”“不重视”等侥幸心理,对习以为常的东西和事物,大脑里就会本能的产生一种“将就”思想。此类情况,我们一般称之为:安全管理行为“疲惫式”暂时视障现象,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施工管理者,施工点的安全隐患不仅关系到某一个人、一个团队,更关系到一个生命、数个家庭、一个企业......首先要从思想上根除“疲惫式”暂时视障现象,杜绝安全生产“惯性”思维,把“盲目”“将就”思想拉到高度重视、高意识上来,形成“底线”思维、“红线”思维;其次要推从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落地生花。形成施工现场各环节、各区域、各岗位、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之间监督、考核和印证的衡量标准和管理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施工安全方案和措施的把关审核与完善,改变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切不能因为“小”而忽视,也不能因“小”而不为。
  近年来,股份公司相继推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管理提升“两个一”“2468”管理要点、“管”“监”责任落实、“中国中铁铁腕治安全硬十条”等专项工作,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更趋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细节化。但现场施工工种、机械、工序、环境等因素千差万别,随时都在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熟知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统筹协调,把“施工现场”当成“战场”,以“不变”应对“瞬息万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以安全保驾护航,促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得到“质”的提升。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