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历经431个日夜的奋战,建设公司增援施工的中老铁路全线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安全贯通,标志着中老铁路全线167座隧道全部贯通。自增援中老铁路景寨隧道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与时间赛跑、与高温决战,枕高山、宿江畔,拼抢工期,战天斗地,全力保障景寨隧道安全顺利贯通,为打通中老铁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让我们深入中老铁路施工现场,一起聆听一对中老铁路上的“父子兵”的故事。
“老任,搞快点!一秒钟都不能耽搁,快!”建设公司增援的景寨隧道内,施工员任伟一边指挥着喷浆机械手司机退场,一边对着父亲任明标喊道。自进场以来,在掌子面这样的父子喊话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任伟和父母是2020年4月从刚刚施工完的玉磨铁路3标新平隧道转战景寨隧道的。父亲是开挖班一名带班施工员,母亲是食堂厨师。他们一家人十余年来先后投身在云桂铁路、玉磨铁路新平隧道、景寨隧道的建设中。穿山通隧一家人,攻坚决战“父子兵”,一家三口工作、生活在中老铁路工地已经近6年。中老铁路最后一座贯通的景寨隧道,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境内,地处横断山脉东麓,受两个地质褶皱系挤压,高地应力导致围岩大变形严重,每前进1米都需退后2-3米处理变形问题,加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光照强、光照时间长,洞内温度最高时达48.8度,施工环境和条件均属于国内外罕见。
“要想火车飞,施工员现场推”。身处施工现场各项资源协调、组织的关键岗位,施工员的临阵指挥将直接影响隧道整体进度,在围岩大变形、高温、突泥涌水等众多“难啃的硬骨头”面前,这对“父子兵”遇难不避、敢于向前,用耐心、信心、责任心直面困难,迎接挑战,顺利完成了每一项任务。2020年8月29日,西双版纳大暴雨下了三天三夜。任伟和父亲在完成掌子面开挖后正准备做立拱支护,父亲察觉超前小导管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随即报告给儿子。任伟当机立断:“停止施工,快撤!”大家刚离开掌子面不到一分钟就发生严重溜坍。大伙儿目睹开挖台架被埋,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幸亏任伟果断,大家撤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荣幸,能够跟随爷俩一起参与建设国家重大项目,虽然很辛苦,但内心满满成就感。”景寨隧道“进场即大干”“开局便是决战”,项目部实行三班制24小时循环作业,工人用餐最高峰时达到500多人,和施工前线一样,食堂后方也忙成一团,轮到值夜班时,为争分夺秒,饭菜必须第一时间送到掌子面,确保工人用餐和现场施工无缝衔接。
“最大的愿望就是过年能一起回家,然后能拍一张全家福。”玉磨铁路项目一直都处于抢工期状态,任伟自儿子出生以来一家人还没吃过一顿团圆饭、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我和父亲有一个小约定,等景寨隧道贯通,一定一起回家和爷爷奶奶妻儿团圆,好好拍一张全家福!也算是对在中老铁路磨砺了
2255个昼夜最圆满的交代”,任伟补充说道。
为了父子之间的约定,为了每一个工友和家人之间的承诺,也为了勐罕镇乃至中老两国人民的心愿,只有“加快施工、拼抢速度、抓安全保贯通”,才能让“天堑变通途”“壮士卸甲归”。
“大变形、高温、溜坍、突泥涌水……最难最险最苦最惊险的大场面都在这儿经历了。我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任伟了,在我们眼里他早已经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家里的顶梁柱了”。这是父亲对儿子的评价。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像任伟任明标一样的“父子兵”或一家人在中老铁路沿线建设上还有很多,他们把工作看成事业,把事业视为生命,既背负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享受着这份责任所带来的荣耀与光荣。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他们是中老铁路上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敢打敢拼的“急先锋”,他们的每一个身影和每一段故事也终究会谱写成“友谊之路”上最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