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 谢淑伟
多年前曾读过一本书,名字叫《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作者斯科特是一名著名的心理医生,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帮助成千上万个心理病人摆脱了疾病的折磨。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没有刻板僵化的做人道理,有的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教会你如何走出心理困境,去直面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还记得书中说的一个案例,有一位年轻的军人妻子用剃须刀片割腕自杀,作者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个地方让我觉得无聊,我一刻也忍受不了。要是继续待在这里,我还会自杀的。”她说。
“住在这里为什么感觉那么痛苦呢?”
她抽泣着说:“我在这里什么朋友也没有,我一直都很孤独。”
“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呢?”
“因为我住在该死的居民区,那里没有人说英语。”
“那你为何不驾车去美军家属区,或者去参加军人妻子俱乐部,在那里结交朋友?”
“因为我丈夫白天得开车上班。”
“既然你白天孤独和无聊,为什么不开车送你丈夫上班呢?
“因为我们的汽车是手动挡,不是自动挡,我不会开手动挡的汽车。”
“你为什么不学着开手动挡汽车呢?”
“就在这里糟糕的道路上学习吗?你一定是疯了。”
当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有人会说这女人真傻,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呢?可事实是我们不是她,无法理解她的处境和痛苦。有时候在别人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当事人面前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就像生活中,在遇到某种问题时常常有人说“我也没有办法啊”“我只能这样”。但是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吗,还是不愿面对问题呢?其实很多人都是在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只能任由这种自我摧残的状态一次次把自己禁锢的无法呼吸,越来越沉沦下去,甚至不惜以自杀来逃避。
抖音小视频里经常会听到“我太难了”这句话,当然搭配的往往是无厘头的搞笑小视频。可是,现实生活会中又有多少人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里发出“我太难了”的感慨?我想这里搭配的估计就不是搞笑的场景回忆了吧,有的是饮一杯浊酒、流两行清泪的五味杂陈;有的是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陷入沮丧、痛苦、焦虑和绝望之中。工作不如意、孩子不争气、如果当时我要怎么怎么做就好了、如果当时我不怎么怎么做就好了等等。所有的已发生的、未发生的事情都在脑子里不断假设,不断重构,而我们自己也不断地懊悔、不断地痛苦,不断地逃避,精神和肉体受到极大的摧残。于是我们感受到,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当然苦难重重。哲学家叔本华就曾说过,人生就是在痛苦上起舞。可是,我们的人生难道就该如此吗?难道我们再没有其他选择了?当然不是,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解脱的方法,没有正确面对我们应该面对的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就提出唯有自律方能消除人生的痛苦,而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是实现自律的四大原则。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要有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的勇气,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快乐。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就反映出我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因为直面问题会让人感觉痛苦,可是问题又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永远存在,而且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问题,持续更长的痛苦。就比如你做一件事情,总是先做自己喜欢做的,最后做不喜欢做的,过程中你很快获得了满足,而后是痛苦的煎熬、无序的拼接,但是如果你不急于获得满足感,循序渐进也许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承担责任,就是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主动选择和正确决定,才可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与能力。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就反映出我们在面对问题需要承担责任时的怯懦心理,不为成功找理由,只为失败找借口,没有勇气直面问题,却总会在心里先打退堂鼓,认为我不行、我不能。就比如你应酬很多,回家很晚,经常吵醒刚刚睡着的妻子,长此以往经常发生争吵,于是你向逃避争吵,你回家的更晚,你望着熟睡的妻子觉得此刻没有争吵真美妙,殊不知她也许对你已经产生了隔阂,认为你已经不再爱她了。
尊重事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不让自己生活在封闭的系统里,只有认清现实、尊重事实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就反映出我们在生活中不尊重事实,总是生活在幻想中的病态心理。成王败寇、世事变迁如白云苍狗,转瞬即变,没有人能永远成功,更不会有人一直失败。当遇到了困境和挫折,心里接受它,然后在此基础上直面困难,寻找解决之道,才能柳暗花明,重获辉煌,如果逃避事实,一直纠结过往,那只能带给自己无尽的痛苦,要知道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立足现实才能赢得未来。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在我们的心理底线上,要允许自己内心的架构和设想有部分修改,即要允许有所得,更要允许有所失,要保持弹性的认知。当我们一直坚持的东西,不再带给我们想要的快乐,就该果断地放弃,如果不放弃会失去得更多。就比如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当昔日的海誓山盟已然不在的时候,各奔东西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所谓痴痴的坚守如果换不来对方的回心转意,那你痴心究竟有何用?只是徒增伤悲而已,如果经历了放弃,再次迎来甜蜜的爱情,就会明白以前的坚持就叫执念,或许可以叫偏执的爱吧。执着于所得不舍得放弃确实很痛苦。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里疾病的根源”。人生的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它,如果能以坚毅果敢的勇气面对它,百折不挠的精神去解决它,那么问题对我们来说将不在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
因此,要永远铭记: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切痛苦的本源也许都在规避问题和逃避矛盾中,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都能够敢于面对问题,奋勇向前解决,走在心灵之路不再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