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春天,有着16年兵龄的我转业到了中铁隧道局云南玉蒙隧道项目部。当我还未来得及回味在军营当过代理排长、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的种种美好时,白天人看人,晚上看星星的枯燥山沟生活、隧道施工的辛劳工作,让我对“隧”月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惑,甚至产生了辞职回家的想法。
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坚守的地方明天更美好。当我拿着辞职信放到办公室主任的桌子上时,不经意间翻看了一下桌上的《隧道工人》报,一篇署名华子的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帘。这么熟悉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多年杳无音信的一位好战友。经过多方打听,确认是他。
有了好友的信息,喜悦之情自然难于言表。我们在通海县城一个小酒馆如约相见,我们边吃边聊。华子和我一样也喜欢读书看报,且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交谈中我了解到华子从部队转业后在隧道工程项目部工作了五六年,正是因为退伍军人的坚毅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了下来。我暗暗敬佩他是个退伍不褪色的热血男儿。他鼓励我:“咱当过兵的人只会热血洒战场,而不会当逃兵,你若坚持,必会发光。”
分别后我思绪万千。华子和我一样也是文学爱好者,他转业后在隧道工程项目部干得有色有声。一夜的思想斗争后,我选择了留下坚守。第二天一早我就找到了办公室主任要回了辞职信,并把辞职信撕得粉碎。经过两年多隧道施工生活的历练,我明白了路要靠自己走,获得学识要靠自己去闯一闯去试一试,坚持就是我们的资本,也唯有坚持,才有获胜的可能。我也在工作生活之余坚持习文练字,偶尔也向报社投上一两篇稿件。两年后,我从云南玉蒙隧道项目部调到黄山合福高铁项目部,再到商合杭高铁项目部,从食堂管理员,到施工员、安全员,再到路桥公司党委巡视巡察办副主任,不论在那一个岗位,不论工作再苦再累,“坚守‘隧’月、绝不当逃兵”的信念始终引领着我不断前行。
是你的,早晚会来,你若坚持,定会发光。前年,作为兼职新闻通讯员的我在多家新闻媒体发表了多篇文章,公司领导把我调入机关党工部工作。每每坐在宽敞的办公室工作时,我就会想起昔日风里来雨里去的工友们,就会想起我曾经战斗过的工地,那些烈日下炙烤的黝黑的脸庞、那些顶着风雨依然劳作的身影。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记得当我参与修建的“最美高铁”合福高铁通车后,坐着疾驰而过的高铁通过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时,真正感到了骄傲自豪。“隧”月如一支悠扬动情的歌,“隧”月如一首魂牵梦绕的诗,必将长久地流淌在我的记忆之河。
人活着总是要有追求的,只有树立终生奋斗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奋发有为的去拚搏,才能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才能为自己带来广阔的发展提升空间。坚守“隧”月的日子里,有委屈、有喜悦、有泪水、有汗水、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是正是因为无数个工程人“隧”月的坚守,站在隧道的起点,隧道工人修建的每一条隧道的尽头等待我们的必定是一束闪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