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终聚焦中心任务,巩固“进”的态势 一年来,全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股份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年度目标任务,在稳增长中奋进,在奋进中发展。一是以“忠诚担当”精神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创新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三是顺利完成机关机构改革。四是突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五是组织开展了内部巡察回头看和系列专项整治。六是成功举办“穿江越海大断面盾构隧道建造技术高端论坛”。七是帮扶解困和劳模选树成效显著。八是董事会工作规范开展。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发展质量不高。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优。三是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不够有力。四是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清醒认识面临形势,坚定“干”的信心 要看到企业正处于多重利好叠加的机遇期。一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利好企业发展。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利好企业发展。三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利好企业发展。四是“疫情后时代”机遇利好企业发展。要看到企业正处于优势积蓄跃升的突破期。一是我们的专业技术优势正在积蓄寻求新的突破。二是我们的核心资源优势正在积蓄寻求新的突破。三是我们的专业品牌优势正在积蓄寻求新的突破。四是我们的高端平台优势正在积蓄寻求新的突破。要看到企业正处于问题风险挑战的凸显期。从企业外部看,一方面同系统企业发展迅猛;另一方面,系统外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从企业内部看,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创新不强、赋能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资产不优、经营不善的问题较为突出;项目管理失范、失控、失效,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较为突出;体系不顺、活力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改”的新局 扎实部署推进企业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按照完成三年改革任务70%以上的目标,科学研究制定集团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和台账,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改出成效。继续深化推进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坚持以市场化为方向,以加强属地化经营为重点,调整优化营销分公司布局,突出发挥三级公司经营优势和积极性,调整好集团公司片区指挥部与三级公司之间的关系,加快释放三级公司滚动经营活力。积极有序推进集团业务板块的优化整合。围绕“六位一体”产业链,加快推进业务板块的优化调整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机电安装、应急救援保障等板块的优化调整。紧跟国家重要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研究调整布局水利水电业务,打造企业新优势。加快完善以价值创造、投入产出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重点考核“两利四率”核心指标,明确以经营业绩论英雄、以经营结果论成败的效益至上导向。加快完善以投入产出贡献为导向的激励约束体系,完善薪酬收入与经营业绩和生产率提升正相关的激励机制,工资总额、薪酬激励要向效益突出、贡献大的单位及人员倾斜。
四、聚力创新驱动发展,永葆“创”的劲头 持续健全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创效活力。继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依托重难工程,打造隧道施工技术新突破、新跨越的高端平台。继续完善科研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重大科技成果配套奖励机制。加快打造以产业化为支撑的企业创新平台高地。加快推进企业创新链、产业链的整合,打造支撑隧道产业化、技术新突破的科创平台。成立智能创新部,在工程装备、施工技术、科技创新上打造“中国隧道”技术品牌。加快推进“信息贯通”工程。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把信息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的全面管理中,打造各类信息贯通一体化的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升级推动管理升级。持续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现场急需、成果转化快的科研项目攻关,强化技术方案落地,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
五、聚力提升发展质量,锚定“效”的重心 坚持做强经营、做大规模。要围绕核心主业,持续巩固市政、轨道交通、公路等核心业务。加强高端经营、做强城市经营,织密经营网点,全力争抢市场份额。围绕优势领域和新兴业态,抢占热点市场。要培育经营工作中的狼性文化。继续落实海外“双优”发展战略。坚持做实项目、做优效益。压实三级公司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打实项目创效的基础。继续深化“放管服”、模拟股份制改革,加快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地。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提升项目管控水平。坚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一体推进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控,将成本策划和执行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严格执行成本分色分级管理,划定红线底线,严格执行考核。持续加大二次经营力度,加快应收账款的确权清收。坚持有亏必治、包保推进。建立亏损治理领导包保督导机制,三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系统部门负责人开展定点督导治亏。将治亏效果与项目薪酬挂钩。突出发挥审计监督治亏的作用,严厉打击亏损背后的管理问题和腐败问题。
六、聚力防范化解风险,筑牢“稳”的基础 要毫不松懈防控安全质量风险。对照“管监”责任清单和问题隐患清单,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化落实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继续深化“两个一”活动。全面推行班组长安全质量责任制。要毫不松懈防控债务资金风险。狠抓“双清”和“两金”压降工作,坚决处理低效无效资产,全力清理各类应收账款。优化调整融资结构,筹划做好高息债务置换工作。加强资金集中管控,做好财务风险排查,加强财经队伍建设,深入做好税务筹划。要毫不松懈防控境外合规风险。积极构建更加完备的海外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提升对国际规则的运用能力。加强境外合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境外合规管理手段。规范开展境外党建活动。要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将疫情防控作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持续做好海外疫情防控,建立监测、预警、防控和救治“四位一体”的境外医疗保障体系。
七、聚力狠抓执行落实,锤炼“实”的作风 严格落实“忠诚担当”指示精神,扎实培育担当文化。全局要持续践行“忠诚担当”精神,持续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加大宣教力度,将“忠诚担当”固化为优秀基因,形成文化自觉。全面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扎实培育执行文化。强化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可操作、能执行。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不打折扣、不讲客观抓落实。严厉打击程序空转、制度失灵问题。全面提升监督再监督水平,扎实培育责任文化。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责任,强化职能部门业务管控实效。发挥好纪检组织的再监督作用,对职能部门落实管理监督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完善责任追究体系建设,加强审计部门依规追责、纪检部门执纪问责的监督保障。全面树立实干争先的作风,扎实培育实干文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八、聚力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的效能 科学研究编制企业“十四五”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十四五”期间隧道局的顶层设计、发展战略理清楚。突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健全延伸,编制出一个能够真正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好战略。加强以规范决策为核心的法人治理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继续健全完善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决策事项权责划分。进一步规范董事会提案管理。提高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加强三级公司的规范运作和有效管控。扎实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向股份公司系统内、路外先进单位学习活动。高标准选择对标标杆,坚持引入吸收再创新,真正将对标成果转化为企业治理能力。深化推进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建设。深化推进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建设。建立常态化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强化对各业务系统的监管。进一步梳理完善境外合规经营的制度、体系、流程,加快完善境外合规管理体系。继续深化加强审计工作力度。
九、聚力党建优势发挥,落实“把管保”的职责 扎实开展“中央企业党建创新拓展年”活动。全面推动国企党建向基层拓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落实“第一议题”机制。深化推进基层党支部晋位达标升级。建立两级“量化考评、分类定级、动态管理、晋位升级”的党支部创优晋级管理机制。聚焦强化“三基建设”。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严格做企业保密工作。大力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机制,确保至2025年末,选拔40岁及以下三级企业领导班子正职占到50%以上。坚持以业绩导向选人用人。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大力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作业层实体、作业班组建设。有序部署开展新一轮内部巡察工作。启动开展2021年对所属单位的巡察。深入落实中纪委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继续推进三级公司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勤俭办企业十不准”规定。以更严厉的举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勤俭办企业十不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狠抓督促落实。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高水平打造企业宣传文化平台。践行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理念。高水平建设“隧道博物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完善舆情预警监测分析体系。重视做好员工关心关爱工作。扎实推进“三让三不让”员工关爱工程。深入开展“幸福之家”创建等活动。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创岗建区等活动。大力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落实保障农民工正常权益。业高质量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