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破解蒙东地区缺水困局
集团参建的内蒙古最大规模水利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内蒙古兴安盟消息 6月30日,我集团参建的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规模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圆满成功。
  引绰济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从绰尔河流域中游的文得根水利枢纽一路向南,穿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兴安盟和通辽市,最终汇入西辽河,全长390.3千米。
  我集团施工的引绰济辽四标项目线路全长21.345千米,采用TBM法和钻爆法相结合施工。TBM段主洞全长15681米,采用1台直径4.75米的敞开式TBM“草原安达号”掘进施工。隧洞沿线存在断层破碎带、长距离高富水地层等不良地质,施工面临裂隙涌水高发、冬季极端低温、坍塌风险易发等多重挑战。项目施工需穿越超过5000米的富水洞段,掌子面日最大抽排水量可达58500立方米,相当于约26个国际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受内蒙古地区冬季近零下30摄氏度极端低温影响,洞内涌水冰冷刺骨,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此外,涌水问题还对现场物料运输和工序衔接造成严重影响,围岩因涌水软化,拱顶掉块、坍塌风险也持续攀升,“草原安达号”TBM曾因涌水问题先后8次被迫停机。
  面对种种不利条件,项目团队迎难而上,以地表全方位补勘为施工先导、以地表超前灌浆为主控手段、以超大排量排水系统为应急保障,制定行之有效的综合治水方案,大幅减少了隧洞涌水。通过支洞口采光板保温棚封闭、拌合站管路加热等措施,确保冬季极端低温条件下施工安全。同时,采用喷浆封闭、灌浆加固、拱架加密等技术方案,解决了浅埋强风化凝灰岩破碎带地质不稳定难题,有效控制了隧洞结构失稳、坍塌等风险,为TBM安全优质高效掘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施工过程中“草原安达号”屡创纪录。2021年11月,项目施工创下小断面敞开式TBM日掘进101.12米的国内纪录;2023年4月,以月掘进1377.2米的成绩创造了国内同级别敞开式TBM月进尺施工纪录。项目部多次在建设单位月度综合评比中获得“天箭”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获评“优秀施工单位”。历经近5年艰苦鏖战,项目于2023年9月28日在全线率先完成隧洞开挖施工任务,为工程全线贯通以及成功试通水打下坚实基础。
  引绰济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内蒙古一号水利工程,属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改善绰尔河下游农业灌溉条件,解决受水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有效缓解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状况,对促进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 (何益明)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