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消息 8月9日,用于我国最深海底隧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施工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大湾区号”率先完成1468环全部掘进任务,到达既定里程,标志着深江铁路全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在探索盾构隧道施工智能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深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线路正线长116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时。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千米,使用两台盾构机相向掘进。我集团施工的2标段盾构法隧道长2930米,隧道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最大水压高达1.06兆帕,创下了我国海底铁路隧道最深纪录,项目施工建设面临超长距离、超高水压、复杂地质三项世界级难题。为此,项目部量身定制了超大直径(13.32米)“大湾区号”泥水平衡盾构机,不仅可承受1.2兆帕的最大水压,还拥有小刀间距常压复合刀盘、可伸缩主驱动、超高压自动补偿、四回路保压、气垫直排掘进系统等多项创新科技加持,确保了盾构机在超高水压不良地质段连续、稳定、安全掘进。
施工过程中,我集团积极探索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践路径,“大湾区号”搭载了全国首套工序化应用的盾构智能掘进系统,应用了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智能构件生产、智能物管、智能通风等“八大智能”为核心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了盾构隧道施工一键启动“智能掘进”、预制构件“智能拼装”、群组设备“智能协同”、故障数据“智能诊断”、隧道结构“智能检测”等功能,助力工程高效优质建设。
截至目前,珠江口隧道整体已累计完成三分之二的施工任务。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把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这五座大湾区城市更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对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聂俊明 李牧恒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