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开拓盾构施工新领域的“技术精兵”
——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建礼

□二处 朱烁 梁焙荣

  他是集管理、技术、创新创效于一身的专家型人才,曾先后参与宜万铁路、郑州地铁4号线、郑州地铁机许线、珠肇高铁等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他在多年的工作中担当技术精兵,先后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带领团队创造了郑州地铁机许线车站过街通道暗挖沉降控制在1厘米内的施工纪录,牵头负责的“地铁工程在城区特定敏感建(构)筑物环境下风险控制及关键修建技术”获得中施协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就是秉持“舍小家,顾大家”精神,无怨无悔扎根基层多年、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二处珠肇高铁4标项目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杨建礼。

恪尽职守保生产,亲力亲为护安全——他是珠肇高铁的“急先锋”


  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一个见习生到项目经理,从二处渝怀铁路到珠肇高铁,他长期坚守在国家重大工程第一线,工程经验丰富,解决工程重难点问题能力强。面对岩爆和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环水保要求高、大盾构施工无经验可循等困难,杨建礼坚持“一切工作到掌子面”,经常坚守在施工一线,带领技术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对各种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并逐一解决,为项目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速度领跑珠肇高铁全线。他心系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时刻关注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针对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目前,珠肇高铁4标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各工点施工有序稳步推进,多个中小隧道如期实现贯通,“永安号”盾构掘进已突破两百环,正在进行土压到TBM的模式转换,路桥工区桩基基本完成,墩柱已完成大半,为珠肇高铁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刻苦钻研强本领,技术攻坚开新篇——他是珠肇高铁的“大工匠”


  参加工作20多年来,杨建礼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他根据自己的专长,结合施工实际,主持研发施工工法和实用型新型专利10项且在业内推广。
  珠肇高铁4标项目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永安号”,如何让直径达14.29米的庞然大物在地下60米深处顺利穿行,是项目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从接手这个大盾构工程那天开始,杨建礼始终秉持“攻坚克难,创新创效”的信念,积极组织行业技术专家、业主和项目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讨论,汇聚集体智慧,组建了项目盾构施工科研攻关小组,围绕长大隧道施工、盾构智能化掘进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践性探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经过团队共同研究,项目应用了紧邻500kv超高压变电站超深竖井开挖控制爆破技术、超深盾构始发竖井顺逆结合快速施工技术,高效、优质完成了60米深的盾构始发竖井施工,为“永安号”安全始发掘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现在,杨建礼正带领团队全力探索大盾构施工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开拓全新的领域。

开源节流降成本 精益求精增效益——他是珠肇高铁的“铁算盘”

  担任过数个项目经理的杨建礼,深知效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非常注重开源节流。根据项目前期的内外部因素和现场实际情况,杨建礼经常带领项目团队进行研究,组织项目人员对整体策划、经营成本策划、计划执行、效益测算、盈利目标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精细的经营计划,重点从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间接费、安全措施费等费用的精算细抠中管控成本。珠肇高铁4标项目因前期工作量巨大,致使个别重要节点目标一再被迫拖延,这给项目成本造成了极大压力。在认真查找并分析前期工作造成成本压力巨大的原因后,杨建礼立足实际、多方联动、主动出击,积极与设计院、咨询公司沟通。同时多次召开研讨会深挖合同条款,在电费调差、燃油动力等方面积极筹划,最大程度节约工程成本,为企业在广东市场搭建了在建促经营的良好平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劳动模范杨建礼。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