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高速公路4标工程全长33.633千米,合同工期36个月,总价22.5674亿元。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填方707万方、挖方553万方,涵洞、通道97座,桥梁78座,互通枢纽6处,服务区1处,以及路面、交安和机电工程。进场以来,项目部面对工期紧、征迁难度大、施工组织复杂、地下古墓多等诸多难题,坚持“智慧经营、团结协作、超前谋划、优化资源”的项目管理理念,以推行大商务管理为抓手,紧盯施工生产和创效目标,用好高效履约“三字诀”,点亮提质增效“三盏灯”,注重源头效益,严格过程管控,深化结果导向,在全线施工生产中创造多个第一,成本管控逐步向好,施工生产、质量效益“双线”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引”字,营造创效文化,点亮大商务管理“引路灯”
(一)党建引领,统一目标提士气。2023年是郑洛高速项目的大干之年、丰收之年。项目部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忠诚担当”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公司领导到项目部讲授专题党课,更加强化了全员创效增收的成本意识,为高效履约筑牢思想根基。项目部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在关键岗位建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身手,为项目部提质增效加油助力。
(二)理念引领,全局谋划提效益。进场以来,项目部团队确定了“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理念,以“固本强基、提质增效”为根本,将大商务管理理念贯穿始终,用好“创效七剑式”。结合项目部公招特点,积极拓展降本增效和增收创效方向,在疫情封控、中标单价低、环保要求高、土地政策严的重重难题下,从临建方案、施工组织、分包管控、二次经营等方面深度策划,找出问题和难点,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措施的高效执行落实,解决各项难题,为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目标指明方向。
(三)策划引领,精准施策降成本。一是项目部坚持靠前指挥,精简管理层级,设2个施工工区、1个综合场站工区。项目部分包管理坚持从源头抓起,下部结构围绕架梁线路分七个下构队伍平行作业,全面推进施工进度。通过控制桩基工程支付比例的方式加快墩柱、盖梁、垫石施工,按照架梁线路和各队伍制定节点目标进行考核并及时兑现,共同实现价值创造。二是工程位于东汉帝陵墓区范围内,受文物勘探发掘影响较大,全线目前探明的古墓有400余座,涉及拆迁的村庄多达27个,房屋230余户,厂房40余座。项目部通过成立协调专班、紧盯关键线路、提供机械配合、建立征拆台账,做到不窝工、不越界,通过系列组合拳,提高了施工效率。三是灵活便道选址,选择在填方路基的护坡道和边沟范围内设置施工便道,实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标。
二、聚焦“优”字,追求技术效益,点亮大商务管理“聚光灯”
(一)优化临建方案,狠抓源头效益。项目部始终坚持“总成本领先,低成本运营”策略,结合实际,通过以租代建的方式设置项目部、三个工区驻地和1号场站。其中,1号场站交通便利,场内集中设置拌合站、预制梁场、小型预制构件场、钢筋加工厂,经过简单改装,满足施工标准化要求。通过租赁方式节约手续审批时间,减少了临建施工周期3个月,迅速形成了生产力、减少了建设成本,规避后期发生原地貌恢复费用。
(二)优化施工组织,强化固本培元。项目部始终坚持“尊重科学、技术挂帅”的思路,吃技术饭,赚智力钱。在箱梁定位钢筋优化方面,主动和业主、设计单位反馈,成功将原设计“井”字形更改为“U”型定位筋,为项目部节约了人工成本。在预制箱涵优化方面,考虑原设计具有体积大、运输困难、征地手续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缺点,通过设计优化,成功变更为15座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和现浇箱涵,减少了亏损,缩短了施工周期。在盖梁尺寸优化方面,项目部设计桥梁共78座,盖梁496个,盖梁结构形式多达65种。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模板生产费用,多次和业主、设计院沟通,最后优化盖梁种类为55种。同时,模板加工遵循“加工长度短,配长度调节块;加工直径大,配圆弧调节块”的原则,为项目部节约了模板采购成本。
(三)优化物料管理,深挖降本增效。项目部重视材料消耗的过程管理,始终把控制消耗视为可降的成本支出,下大力气进行过程督查和惩处。项目部合理利用开工预付款和100章计量款,优先支付水泥材料款,降低了水泥采购单价。通过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平台,在付款周期前提下,钢材价格降低了,节约了成本。砂石料方面,前期充分开展市场调查,由业主入围后公司统一招标,细集料和粗集料都比市场价降低。引入周边商砼站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经验,建立混凝土优化奖罚考核制度,月度刚性兑现,节约了混凝土成本。
三、力求“效”字,扩大收益边际,点亮大商务管理“闪光灯”
(一)品牌美誉提效,落实首件制度。项目部深刻认识到,质量就是大成本、大效益。严格落实首件制度,突出样板引路示范效应,一是以架梁为关键线路,克服各种外界阻力,打通进场施工便道。二是详细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进场后进行全面的培训,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查和隐患排查。三是浇筑前积极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提前做好施工现场与拌合站的协调配合工作,筹划好混凝土运输路线,确保混凝土品质和运输效率。四是浇筑过程中严格执行关键岗位实名制,技术人员全程旁站。先后一次性通过了路基填筑首件、涵洞首件、墩柱首件、挡土墙首件、箱梁首件工程,获得业主奖励50万元,业主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对本标段的首件工程进行观摩学习,并组织召开首件施工经验交流会,在全线进行推广,极大提升了中铁隧道局专业品牌美誉度。
(二)灵活思路创效,智慧二次经营。项目部力拓“二次经营”空间,做强过程收益,严防“赖账”。一是将3%石灰土改良湿陷性黄土变更为6%石灰土改良。二是本着“就近处理、保护环境、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项目合同条款约定“取土场位置及取土运距暂定”,项目部充分调查沿线土地资源,智慧经营,利用中州时代新建工厂弃方作为借土填方土源,节约土地资源费,增加借土填方运距10千米。三是在雨季,商务处理施工现场,有依据有步骤地进行保险理赔。同时,项目部预制箱涵变更为现浇箱涵、增加灰土挤密桩数量等各项二次经营工作也在全力推进,为实现项目变更索赔目标添砖加瓦。
(三)滚动经营增效,深耕属地市场。项目部牢固树立“以现场保市场”的理念,坚持开展集团公司和业主多层次“劳动竞赛”活动,在业主1月、4月、5月、9月及11月履约考核中排名第一,在一季度业主举办的“立春·郑洛苏醒”攻坚活动中,获业主“中流砥柱”荣誉称号。项目经理荣获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项目青年荣获“洛阳市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公安厅在全线开展了“向榜样看齐”的主题活动,倡导郑洛高速全体参建人员向项目学习,创树了一流的企业形象。依托项目高效优质履约,公司又成功中标洛阳市渠滨路一期、二期两个项目,实现滚动经营。
风劲潮涌洛河畔,奋楫扬帆正当时。项目部将持续深入践行大商务管理理念,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目标引领,加强成本管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强化全员创效意识,全面推动项目标准化管理、智慧化建设、商务化经营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