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献礼国庆 集团多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
  丹桂飘香秋意浓,金秋时节硕果丰。国庆临近,集团各单位纷纷开展“决战120天 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抓生产、促进度,全体员工全力以赴,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奋勇争先,多项目实现了阶段性任务目标,献礼祖国74周年华诞。
  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大理段TBM成功步进
  9月26日,隧道股份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大理施工段项目国内最小直径单护盾TBM“龙润号”成功步进,标志着项目骑马山隧洞施工进入快车道。
  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是滇中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451.1千米。其中,隧道股份承建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巍山干线骑马山隧洞全长10.42千米,采用钻爆法和TBM法施工,TBM法独头掘进10.3千米。
  骑马山隧洞工程断面小、独头掘进距离长、外水压力高,同时还存在着溶蚀构造、断层破碎带等特殊地质情况,工程建设面临大量施工难题。为解决项目所面临的难题,我集团和中铁装备联合设计制造了国内最小直径单护盾TBM“龙润号”。“龙润号”TBM刀盘直径4.6米,整机长度460米,整机重量约700吨。根据骑马山隧洞的地质特性,制造方还在防止刀盘及盾体卡死、应对突泥涌水险情、兼顾回填灌浆与应急堵水功能等方面对“龙润号”TBM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为确保“龙润号”TBM早日实现步进,项目部积极开展了“决战120天 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团结奋斗促跨越 滇中引水建新功”百日大干劳动竞赛等活动,加速推动项目TBM组装调试。在竞赛氛围的推动下,自8月29日第一批零部件运抵现场开始,项目部全体员工抢抓节点,争分夺秒,仅用时28天就完成了“龙润号”TBM的组装调试等各阶段施工任务,成功实现了“龙润号”TBM步进,开启了工程加速推进的崭新阶段。 (杨良荣)
  金凤隧道最后一片预制T梁浇筑完成
  9月24日,一处金凤隧道项目最后一片预制T梁浇筑完成,这是自开展“决战120天 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以来完成的首个重要节点,标志着项目朝着既定通车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金凤隧道工程(主城区)包括各类桥梁共计8座,其中主线桥梁1座、匝道桥4座、人行天桥1座、既有高速拼桥2座。桥梁总长3224.4米,上部结构分别为现浇箱梁、现浇肋板梁、预制钢箱梁及预制T梁,其中预制T梁共计240片,均为30米T梁,结构形式为先结构简支后桥面连续。T梁预制是项目关键节点之一。
  由于桥梁工程位于交通繁忙的城市主干道,预制梁场选址受限,施工组织及征拆协调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面对诸多困难,全体员工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全方位突破施工制约,全过程强化施工组织,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多措并举,确保了T梁预制及架设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T梁预制节点目标。 (向林明 石发绪)
  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柴楼站顶管始发
  9月24日,三处承建的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柴楼站顶管顺利始发,为项目施工提速进入冲刺阶段奠定了基础。
  柴楼站位于京津公路与庄园北道交口,周边无建筑物,与车站通过顶管连通。此次始发顶管长度为85.55米,顶管覆土厚度约为4.3~5.2米,坡度1%下坡顶进,截面为6.9米×4.2米,共56节管节。该工程下穿京津公路主干道,道路车流量大,下穿21条市政管线,施工场地狭小组织难度大,安全管控及施工技术要求高。
  为保证顶管施工安全可控,项目部通过多次召开专题布置会,周密部署,不断优化专项施工方案、编辑应急预案等各个环节督导把关,有效推进始发前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针对现场众多II级风险源管线,项目部编制穿越管线专项施工方案,并多次与管线单位进行沟通联动,确定应急预案可行性和执行性。
  二是洞门破除期间项目负责人实行24小时带班制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破除,确保洞门破除期间安全。
  三是加强吊装期间安全管控措施,重型设备及管节吊装前实施签署吊装令、吊装前验收表、现场试吊等措施,确保吊装安全。
  四是加强施工过程监控,针对始发所要穿越的风险源,制定施工参数,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及洞门渗漏、管节接缝渗漏,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持续可控。 (王亚南)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5号斜井至出口段贯通
  9月22日,隧道股份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5号斜井至出口段贯通,这是恒山隧道首段正洞面隧道实现贯通,标志着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隧道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5号斜井至出口段全长2450米,占恒山隧道总长的16.6%,整体以IV、V级围岩为主。隧道出口1300米范围内为浅埋段,区间最小埋深6米,最大埋深199米,共穿越5条断层破碎带。
  面对多项施工难题,项目部在技术和管理上一同发力,双管齐下,为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施工技术方面,项目部采用三台阶法及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有效防止了施工过程中拱顶及拱顶两侧掉块、溜碴、涌水以及隧道初支变形。同时,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围岩情况主动缩短开挖进尺,加强超前支护,运用瞬变电磁等超前勘测手段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时调整现场施工参数,有效保障了现场施工的安全、高效。
  在施工管理方面,项目部锚定目标,科学调配施工资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开挖、出碴、支护、二衬等工序统筹规划,严格压实安全、进度、质量责任,将施工生产的管控和考核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作业人员,以完善的制度管理保障了项目顺利实现贯通。 (项目部)
  西丽水库1号竖井开挖完成
  9月20日,三处西丽水库项目1号竖井顺利开挖见底。1号竖井作为TBM隧洞始发井,是项目关键线路的重要一环,这一节点目标的实现为深圳市第一条深层输水隧洞施工奠定了基础。
  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输水隧洞(总长5.3千米)、取水口1座、竖井3座、提升泵站1座。1号竖井基坑直径35米,开挖深度70.03米,上部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环框梁(6道),连续墙厚1.0米,墙深28.7米~39.8米,下部弱、微风化岩层采用锚网喷+锚杆支护施工。
  为保证关键节点有序推进,项目部夯实过程管控,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开挖,严格落实首件制、三检制、隐蔽验收、关键工序旁站、挂牌验收等制度;强化材料进场检测、施工过程控制,做好成品保护,做到一次成优。
  超深竖井物料运输是本工程重难点,项目部提前策划基坑土石方挖运,采用挖机+液压抓斗+龙门吊组合形式进行垂直提升。基坑石方采用火工品爆破形式进行开挖,项目部多次邀请爆破专家对爆破方案进行指导,根据现场情况对孔网参数及装药量等进行针对性微调,有效保障石方爆破效果。
  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项目部以落实深圳水务集团“十条红线”、原水公司“十条铁律”“十条禁令”为指引,以项目每日安全隐患排查“日清日结”为抓手,推动整个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工序,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全过程旁站值班,确保安全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为深圳市重大项目,建成后对保障南山水厂原水供应,满足南山、前海等地区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项目全体员工将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做好后续各项工序转换工作,确保年度施工计划及2024年2月9日TBM始发节点目标实现。(焦向阳)
  大永高速莲峰隧道2号斜井正洞右线至出口贯通
  9月19日,一处大永高速A2标项目施工生产取得新进展,莲峰隧道2号斜井正洞右线至出口按期贯通。至此,莲峰隧道2号斜井正洞左右线至出口全部贯通。
  莲峰隧道全长21.99千米(左右线),为全线第一长隧。隧道构造属侵蚀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以保履约、保贯通为目标,不断压实安全、质量、进度责任,严控过程,优奖严罚,不断激发全体参建员工的积极性。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扎根现场,着手解决和消除影响施工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人机效率,不断提升施工进度,在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基础上,如期实现了隧道贯通。
  2号斜井至出口方向的顺利贯通,有效解决了隧道内的高地温,也极大缓解了隧道长距离通风和反坡排水压力,为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白家友 唐宇豪)
   炉慈高速东岳观隧道左线贯通
  9月19日上午9时,历经6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由建设公司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G59呼北高速炉红山(湘鄂界)至慈利段唯一低瓦斯隧道——东岳观隧道左线顺利贯通,这是项目继8月11日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慈利隧道贯通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节点突破,向炉慈高速的顺利通车迈进了一大步。
  东岳观隧道为小间距隧道,左线长3690米,右线长3688米,为100千米/时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由于隧区地层局部发育鸡窝状煤,隧道穿越低瓦斯地段达460米,地质勘探瓦斯涌出量是炉慈高速项目之最,为炉慈高速公路唯一的低瓦斯隧道。
  为确保施工安全可控,破解施工难题,项目部从进洞开始就严格瓦斯检测,拧紧安全生产的阀门。按照瓦斯隧道施工要求,编制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制度、高瓦斯隧道临时用电、超前地质预报、施工通风、瓦斯安全监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等,结合物探和钻探结果对潜在的瓦斯含量、压力、涌出量定期进行综合预报,建立全天候瓦斯监测监控体系,不间断通过机械通风防止洞内局部地段瓦斯聚集,成功安全穿越潜在瓦斯区段。
  与此同时,东岳观隧道洞身穿越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隧道施工面临岩溶和岩溶地下水、溶蚀破碎带等特殊地质问题,为有效防范洞内发生平拱、离层破坏、塌方掉块等风险,项目部始终秉持“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胜利”的精神和,严格遵循“随挖随支护、先喷后锚”的原则,科学优化拱部开挖爆破参数,减少扰动次数,严格管控超欠挖,加强超前支护设计,为软弱夹层安装“千斤顶”,有效化解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此次东岳观隧道左线顺利贯通极大地鼓舞了项目全体参建员工的士气,炉慈高速全面吹响奋进的号角,参建员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水平、更强的力度,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生产进度,为实现顺利通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琦麒)
  郑洛高速4标缑氏互通首片箱梁架设完成
  9月18日,一处承建的郑洛4标缑氏互通首片箱梁成功架设完成,也是郑洛高速全线架设的首片箱梁。
  郑洛高速起于洛阳市偃师区桑家沟北侧,终于洛阳市洛龙区刘窑西侧,于刘窑村西设置龙门枢纽互通连接二广高速,全长33.6千米,合同工期36个月,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分段采用120千米/时,路基宽度34.5米。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填方707万方、挖方553万方、互通枢纽6处、服务区1处、桥梁78座、涵洞97座,以及路面、绿化及交安工程。
  此次架设的缑氏互通箱梁长29.4米、宽2.4米、高1.6米,总重104吨。另外,箱梁运输距离约25千米,途经16个红绿灯路口,运距长,运输路线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且多为繁华路段,安全风险高,交通组织协调难。为确保首片箱梁的成功架设,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一是积极与属地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制定专项运输方案,落细落实各项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二是邀请专家对架设方案进行研讨,提前组织好人、材、机等要素资源;三是召开技术交底会议,研究制定详细的架梁方案,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安全标准对关键工序进行层层把关;四是过程中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安全员、技术员全程旁站监督,严密现场架梁的各个工序,确保过程可控。 (孙国鑫 叶辉)
  嘉兴市域铁路曹庄站连续沉井抗拔桩施工完成
  9月17日,一处承建的嘉兴市域铁路项目曹庄站连续沉井抗拔桩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曹庄站连续沉井施工进入主体作业的全新阶段。
  嘉兴市域铁路曹庄站为国内首例采用连续沉井法施工的在建车站。沉井最大单节长42.4米、宽25.5米、深24.8米,其中涉及沉井制作、下沉及相邻沉井间贯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尤其是桩基成桩质量对后续沉井施工有着关键性作用。为确保抗拔桩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不断优化施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强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克服用地难、场地小、手续多等困难,见缝插针、高效推进。优化既有边界条件,提高技术资源应用。施工过程中,面对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情况多变等诸多困难,全体员工日夜奋斗,迎难而上。项目管理团队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做到定标、定纲、定向,推进快速化施工,耗时80天顺利完成车站助沉抗拔桩的施工,为项目起步和沉井下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强 陈卓)
  西十高铁2标福银立交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9月17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被成功输送到38.5米的高空注入梁体,路桥公司承建的西十高铁项目2标河夹镇福银立交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为西十高铁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河夹镇福银立交特大桥连续梁为西十铁路湖北段首个跨福银立交特大桥合龙的连续梁,福银立交特大桥桥梁总长769.04米,连续梁为一联(40+64+40)米双线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从空中横跨G70福银高速,行车道距离福银高速右幅路面仅9.58米高,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是西十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难点工程。
  为避免河夹镇福银立交特大桥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对周边道路、山体的影响,项目部提前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及对策。施工中采用智能张拉压浆技术自动控制加载频率、停顿点、持荷时间,准确测量、及时校核伸长量,精准完成连续梁张拉施工。针对施工环境复杂、干扰大的特点,采取挂篮封闭式防护措施,在挂篮外侧设置安全防护网,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防止施工过程中材料、杂物坠落。在梁体顶面和施工平台间搭设爬梯作为施工时上下通道,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及时疏解。
  西十高铁全长255.76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其中湖北省境内长86.36千米。西十高铁是西武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十堰至西安1小时通达,武汉至西安2小时左右通达。 (付旺 鲁梦媛)
  成都地铁13号线新九区间右线贯通
  “调整参数,继续磨桩,准备出洞!”。在值班工程师的指令声下、在盾构主司机的按键声中,盾构刀盘破壁而出,9月17日下午5时,建设公司承建的成都地铁13号线5工区新南门站~九眼桥站区间隧道右线顺利贯通。
  成都地铁13号线“平安号”盾构机于4月6日在九眼桥始发井二次始发,历时153天,实现新九区间右线贯通。
  成都地铁13号线5工区包含4站5区间,全长5.6千米,横跨3个主城区,区间隧道将两穿越府南河、两穿二环高架桥、三穿城市主干路、四穿运营地铁线,此外还将在地下深层穿越48栋建筑物。此次贯通的新南门站~九眼桥站区间隧道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致民路下方,设计埋深19.42米~28.58米,区间右线长955.3米,左线长954.4米,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米,区间最大坡度纵坡为24‰。盾构掘进全断面泥岩,期间共需穿越建构筑物13处,均属于Ⅲ级风险源,如何防止沉降超限是该区间盾构掘进的最大难题。
  针对工程施工面临的实际情况,项目部重点把控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工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二是充足配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三是组织专家会审专项方案;四是完成工程环境调查评估;五是严格把控盾构掘进质量标准;六是建立健全现场技术管理响应体系。在项目部多方努力下,“平安号”盾构机在穿越该区间地层过程中,地面构建筑物沉降均未超限,隧道成型质量良好,盾构掘进全过程安全可控,洞通计划如期完成。
  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保持“征衣未解再跨鞍”的志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做好后续平安号盾构机拆机运输工作,加快实现该区间左线贯通,稳步推进该标段文翁石室站~华西坝站区间盾构施工,持续建造安全优质的地铁工程,赓续弘扬忠诚担当的中隧精神,为美丽蓉城再添轨道交通新动能。 (彭少华)
  尖共项目李家峡隧道右线贯通
  9月16日,历经1036天的艰难奋战,尖共项目李家峡隧道右线贯通。
  李家峡隧道右线全长4015米,左线全长4040米,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洞顶为国家地质遗迹、下穿既有山体滑坡地带和景区旅游公路,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高。
  李家峡隧道右线的贯通,标志着项目施工生产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实现全隧贯通的既定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部将以此为契机,在后续的施工中,进一步细化工序考核,强化品质工程措施,继续攻坚克难,做好安全质量工作,确保尖共项目完美收官。 (龚晟)
  雄忻高铁2标五台山隧道2号斜井开挖突破1000米
  近日,雄忻高铁2标项目五台山隧道2号斜井开挖突破1000米,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为将来的正洞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台山隧道2号斜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门限石乡七峪村,全长2350米,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模式。工程中的围岩分为Ⅲ级围岩和Ⅳ、Ⅴ级围岩,Ⅲ级围岩占比55%,Ⅳ、Ⅴ级围岩占比45%,洞身段岩层为板岩,弱风化,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白云岩,弱风化,硬岩,节理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呈块状结构。斜井内坡度最大为6.5%,综合坡度6%。
  五台山隧道2号斜井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24年4月30日进入正洞施工阶段。作为标段最长的斜井隧道,本次成功突破1000米的成绩,充分展示了项目团队的卓越技术和专业素养。 (刘红贵 郭晓婧)
  沈阳地铁3号线7标主体结构分部通过验收
  近日,由沈阳市质监站、沈阳地铁集团、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和监理单位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对二处承建的沈阳地铁3号线7标两站两区间进行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验收。经检测,参验各方认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完整,检测报告齐全有效,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项目两站两区间分别为南阳湖街站、大通湖街站、千岛湖街站至南阳湖街站区间、南阳湖街站至大通湖街站区间。其中,南阳湖街站为地下两层双跨箱型框架结构,大通湖街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千南区间和南大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自进场施工以来,项目部全面落实沈阳地铁集团“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要求,大干快上、攻坚克难,先后克服管线迁改工程量大、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繁忙等困难,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主动推进沟通协调、强化细化管理等措施,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施工任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宋勇)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