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 周庆 林婧彤
彭金龙,男,36岁,现任三处南通地铁2号线测量主管。自2015年入职以来,先后在深圳地铁6102标项目、深圳地铁6111标项目、测量分公司精测队以及澳门新口岸截污工程项目工作。
2015年,彭金龙入职三处,在深圳地铁6012标项目从事测量工作。当时一个地铁车站配置2名测量员,他每天早上7点半到工地现场,进行周而复始的测量放线工作,回到项目部基本是晚上7点后,吃过晚饭,就开始进行内业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常常学习到半夜12点才结束。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刚入职的彭金龙迅速调整状态,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回想那一段的时光,彭金龙说:“那时测量工作的艰辛,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刚参加工作,业务不熟练,但这也促使我快速成长,日子过得很充实,后来,业务熟练了,即使工作量增加,也没那么累。”
所有的努力都为以后的业务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项目开始区间盾构施工时,测量主管便把2台盾构测量的重任交给了彭金龙,虽然是第一次从事盾构测量工作,但他不负众望带领盾构测量小组成员圆满完成了项目盾构测量工作。
2017年,随着深圳地铁6102标项目盾构施工任务完成,彭金龙调到了深圳地铁6111标项目担任测量一级部员,负责区间盾构测量工作。从一开始的2台盾构,到增加为4台盾构,期间两个区间三地之间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由于项目盾构施工的导向系统设备老旧,故障率高,往往凌晨两三点就需要到工地处理故障。有一次,项目3台盾构机的导向系统同时故障,经过陆续排查,其中1台成功修复,但另外2台盾构因设备配件损坏需要更换。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彭金龙马上联系生产导向系统的厂家,在获悉相邻标段有两套空闲的同类型导向系统后,他立刻联系兄弟单位的测量主管,借来这两套导向设备,等更换完设备、处理好故障后,他已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
彭金龙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赢得了项目部领导、同事的认可,在项目原测量主管调到另外项目任职之后,他立刻接受了新的挑战——担起了项目测量主管的重任。在项目收尾阶段,他带领测量组成员白天现场测量,晚上独自一人加班整理资料,往往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才离开。有同事劝他,不需要那么拼,可以让测量组其他同事帮忙整理资料。他却说:“项目收尾工作紧、任务重,测量组兄弟们白天都在现场测量,晚上还是尽量让他们多休息。”在区间资料整理完成后,彭金龙第一时间协调第三方测量单位对本项目断面进行复核,上报设计院,顺利让项目按时转换到下一步工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彭金龙说,只有在最辛苦的时候,收获才是最多的。
2021年6月,彭金龙代表三处测量分公司到集团公司参加第十五届职工技能竞赛、第二十七届青年技能竞赛测量工技术比武,荣获个人前五的好成绩,被集团公司授予“中铁隧道局技术标兵及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荣誉取得的背后,是日日夜夜扎根现场锤炼出来的高超业务能力。彭金龙表示,非常感谢企业的培养,荣誉激励他继续努力前行。
2021年11月,彭金龙调到澳门新口岸污水项目,担任项目测量主管。澳门新口岸区污水截流管工程项目位于澳门半岛,三处施工的盾构隧道掘进全长2285.3米,隧道内径2.8米,最小转弯半径R50米,是澳门特区首条盾构隧道,也是三处迄今为止盾构施工的最小断面及最小转弯线型。
小始发井、小半径、小断面及淤泥地层,这对彭金龙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盾构机车架全长约200米,因测量空间太小,每次换站都是在车架上面长宽高约60厘米的空间趴着完成,在隧道掘进至50米转弯半径时,他们每掘进一个班就要进行2次换站,在小半径里掘进,每次换站完成后彭金龙和组员都要坐一会儿缓一缓。
因是淤泥地层,盾构机在转弯时,侧滑较严重,为了不影响掘进,在有测量任务时,彭金龙总是带领测量组提前到现场等候,电瓶车一出去,他们马上架上仪器,进行管片及盾构机复核,电瓶车一进车架,他们又在旁边等待。
项目盾构施工掘进完成后,彭金龙说:“测量允许有误差,但不允许有错误,对待测量工作需要特别心细、认真。历经澳门项目,我和我的队员都深有感触,只有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胜利就能得到保障。”
今年,彭金龙又被调到南通地铁2号线任测量主管。他说,他将继续努力,为南通地铁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隧道岩土从未阻挡彭金龙前进的脚步,脚踏实地工作,用心钻研技术,是他坚守的方向。他将不忘初心,继续磨砺专业技术水平,为企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