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 陶宣羽
晨光微曦,天空下着蒙蒙细雨,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偌大的广州科丰路隧道项目工地上,数十台工程机械早已在紧张作业,吊车、卡车在工点之间来回穿梭,挖掘机、搅拌机等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宣告着新一天工作的开始。
一道身影穿梭在工地上,他对照施工图纸,认真检查着施工进展,不时还在本子上勾勾画画,嘱咐正在作业的工友要注意安全。他,便是李文奇。201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李文奇来到三处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开启了与广州交通建设的不解之缘,从此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混进钢筋混凝土里,将自己的责任担当注入城市建设中,至今已经第七个年头了。
刚到项目上,李文奇就接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烫手山芋”——盾构管理。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李文奇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他没有退缩,反而勇敢承担起技术值班工程师的角色。李文奇花一周时间熟悉了盾构施工工艺及施工图纸,把图纸中的每一个重要细节都记录在本子上。
在接下来的施工中,他对照现场,详细了解图纸,并将图纸上的内容转化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遇到施工上的难题,他就随时向经验丰富的师傅们请教,综合他们的意见来牵头处理。并将各类复杂地层下盾构施工及小半径曲线盾构穿越密集房屋、盾构机始发与到达等技术进行总结。
他认为,自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将自己浑身使不完的干劲和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建设一线,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一点力量,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
2017年,李文奇在广州地铁21号线7标项目担任车站技术主管,主要负责工程内业资料。由于该项目对工程质量要求高,他又承担起项目质检工程师的职责,全面负责项目的质量验收工作。
工作期间,李文奇认真履责并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对质量工作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守各项卡控红线,杜绝惯性违章作业,对生产中发现的质量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在项目申报广州市市政优质工程奖期间,李文奇还负责组织邀请广州市市政公路协会及专家组对工程实体结构进行评比,对专家组提出的整改问题制定相关技术方案,并积极协调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广州市市政工程优质奖专家评审地点在清远市,他经常和项目资料员一起带着评优资料,开车往返项目与评审地点。当时工程资料组卷时间紧急,他与工程部所有同事彻夜奋战,遇到困难时,他经常鼓励同伴:“为了项目部和企业的荣誉,一定要顽强拼搏,这也是我们自己的荣誉!”
在李文奇和同事们的团结合作下,按时完成了组卷内容,2020年,广州轨道交通21号线7标项目顺利被评为“广州市市政优质工程奖”。
2019年,李文奇调至广州地铁7号线二期六分部,由于科丰路站同时有4台盾构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在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确保施工中不出现问题,并且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他制定了相关措施,一方面给每个施工队伍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另一方面,积极优化施工方案,采用车站主体结构与盾构同步施工方案,科丰路站主体结构以门字架替代传统满堂脚手架,对科丰路站始发井中板施工完毕,达到设计强度设置的φ800钢支撑进行换撑,然后拆除盾构井第一道支撑,以提供盾构下井空间。
相关方案的优化和相关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保证了施工总进度,而且施工质量也得到了项目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2021年8月,李文奇从广州7号线二期项目来到广州科丰路隧道项目。尽管从事市政技术管理已有五年,他依然对工作充满激情,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好,主动积极解决现场问题。
在隧道主体结构施工中,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工地上有需要,李文奇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把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把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逐个讲解,关键环节再三强调。对他人的询问,李文奇也总是耐心倾听,认真解答,直到对方完全弄懂搞明白为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技术人员对干好在建工程信心十足,他们都为科丰路隧道项目尽早完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独当一面的工程部部长,现在的李文奇褪去了青涩稚嫩的外表,学会了坚持、坚毅和稳重,在施工一线上释放着光和热。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李文奇凭着心中对企业的那一份赤诚,在拼搏的路上步履不停,在广州交通建设事业中谱写着激昂的青春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中隧青年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