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万里隧道志 万卷隧道心
——“掌盈万卷·隧畅万里”主题智慧办公本的自述
 
  

□传媒分公司 赵超峰


  编者按 每一款隧文创,都是在隧文化沃土上精心培育出的奇花。
  正如每一朵花都有专属花语,每一款隧文创都有自己的“文心”——以不同的节律跳动,合奏出一曲曲隧文化之歌,传递隧道与隧道人之美。
  自本期起,本版推出“文创自话”系列,让每一款隧文创作为主角,“开口”与大家分享自身隧文化内涵,共寻解读隧道人精神世界的密码。

  01
  我的主题脱胎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语。
  关于这个词组的解释有些歧义。一说是读了万卷书,就如行走万里道路那样,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和道理。《道德经》里说“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知天道。”大致此意。还有一种说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满足的人生才是圆满的。这很符我们“知行合一”的理念,且透着一股通达豪迈。我的主题即基于此意。
  “掌盈万卷、隧畅万里”,直白点说是手里捧着一万卷书,隧道畅通了万里道路。
  我是一座可以捧在手中的移动图书馆,隧道则是万里通途的关键环。有了我和隧道,“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不再是一种豪言壮语,成为只要肯去做就能实现的触手可及。有了我和隧道,“书”与“路”成为一种巧妙的契合,打破重量体积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身在何处,白天还是黑夜,想读就读,欲行便行。有了我和隧道,书这一知识之舟有了新的时代容颜,路这一脚下土石也有了柔软的情寄。
  02
  除却“掌盈万卷、隧畅万里”的内涵,我还有着“大道至简”的追求。
  在手机、平板等功能日益丰富、显示更加多彩的发展潮流中,作为“墨水屏”的我是一股“清流”——化繁为简,让色彩重归于简单的“黑”与“白”,让功能落墨在简简单单的“读”和“写”。
  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为人们带来的“利”和“弊”都在凸显。一方面,海量信息使大家不出门就能够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新动态,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也切割了人们的时间和思维,虽然获取了很多信息,但都是盛夏朝雨,很快就干涸无际。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或者写一篇随笔散文等变得越来越难。很多次尝试静下心来去看一篇深度的文章或者书籍,但大都熬不过钻研的枯燥,也经不住容易的零碎诱惑。手指划过屏幕,不知不觉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的时间已经悄悄溜走,留下一阵惆怅。
  正如隧道是繁华外的沉静,我是迷眼乱花丛中的一朵小白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切割冗余功能,留下“读”“写”本真,在源头上将繁乱的信息挡在墙外。又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毅,要对传统的“读”“写”方式进行革命——让读和写摆脱笔墨纸张,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浪潮。
  正如隧道历经钻凿爆裂的艰苦才能贯通,一本好书也许经过日夜时光消磨才能阅读和领悟,“掌盈万卷、隧畅万里”主题智慧办公本的逆行和飞扬之路,或许还很长。
  03
  
文化性,是文创的灵魂。“掌盈万卷、隧畅万里”的主题,诠释了隧道于人们生活、学习、郊游、逐梦等的功能贡献,传达了隧道局以隧报国、建隧为民的胸襟抱负。更以独特精美而专属的包装和产品设计,传递出隧道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
  设计主体是一幅水墨画。远处群山苍茫,云涛舒卷,虽美在眼底,却遥不可及。山群之边缘,一座隧道冲破重围而出,与桥梁接力,贯通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使人恍然大悟,原来那云烟缭绕的神秘群山是可以平路抵达的风景。路及眼底,一卷宣纸徐徐铺开,至此书与路的意象融合,意境也隐约显现——书是人生向上的路,路是在人生中领悟的书。隧道人以山河大地为卷,以智慧汗水为墨,以隧道为笔,擘画着专属于隧道人的豪情篇章。
  专属隧文化的待机画面和屏保画面,同样的水墨画风格,却将气势收敛。飞笔而过,留下水墨似在水面化开,又似在混沌中划出一道痕迹。每一座隧道,都是在亘古而成、从未有人打扰的山石壤土中开凿,将万亿年来的封闭打破,让世界通畅一体。屏保“永远的开路先锋”画面,则将镜头进一步拉近成群像特写,表达对铁军英雄们的赞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掌盈万卷、隧畅万里。这是我——主题墨水屏智慧办公本的自白。以隧为媒,沟通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隧道。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