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为企业发展贡献“超”力量
——记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超
  □三处 康聪聪
  编者按 五一劳动节前后,集团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各级表彰。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集团广大员工的杰出代表,他们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知重负重的奋斗激情,永不懈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砥砺实干的敬业精神,以实干诠释“劳动光荣”,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自本期起,《隧道工人》将陆续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全集团广大员工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月27日,2023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三处南沙庆盛枢纽项目、庆盛电力隧道项目经理杨超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杨超,男,汉族,四川内江人,自200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项目工程部部长、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基层项目党组织负责人、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等多个岗位职务,拥有丰富的行政、政工和技术工作经验,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先后荣获过企业、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创效功臣、创效能手、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
  参加工作20余年来,杨超先后参与11个项目建设,累计完成产值16亿元,为企业创效0.98亿元。主持省级工法1项,国家级专利1项,主导项目荣获广州市建设工程优质奖2项、“中国中铁杯”1项。在管理工程项目期间,他秉承以安全、质量为依托的管理效益为宗旨,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对工程质量管理做到精益求精,向人民交出一份份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2010年,杨超在无锡地铁1号线15标任项目书记,当时三处刚进入盾构施工领域,紧缺熟悉盾构的施工人员,项目首个盾构区间便采用劳务分包模式,但因种种原因,施工进度很不理想。
  在第2个盾构区间施工时,项目部重新分工,由杨超分管盾构施工生产。他首先调整了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由劳务分包模式改为自建班组,通过超环奖、抓好交接班、设备维修落实到个人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理顺了施工现场,盾构由原来月掘进100环提升至250环,效率为原先的2.5倍。
  此外,他还先后指导了一批工程、设备技术人员完成重要技术管理工作,其中许多员工目前已成为企业技术管理的骨干。
  通过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杨超开始由书记岗位向项目经理岗位转变。2014年6月,广州木棉电力隧道项目中标,该工程线路全长3.6千米,沿线商铺林立、管线复杂、地层变化大,施工难度大。
  这对担任项目经理的杨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项目部及时成立了前期外部协调工作小组、二次经营工作小组,第一时间进驻现场,开展协调工作。将2号竖井变更移位,避免了管线迁改,实现了项目尽早开工,同时通过其他施工工艺工法变更,为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5年10月15日凌晨2点15分,项目1#矿山法隧道里程K6+600.3处管棚作业时,管内突然出现涌水涌砂。该处埋深8米,正上方为广州市交通主干道黄石立交桥下黄石西路十字路口,日通行车辆上万辆,管线众多,风险巨大。
  为确保施工安全,杨超带领团队主动联系设计单位,变更方案,及时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密小导管等最安全、最可靠的加固措施,同时联系交警及管线产权单位,做好应急措施。最终,隧道安全、高效地实现了贯通,赢得了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的肯定和赞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石头”中找“黄金”。他拓宽思路、灵活运用资金,通过“提高支付比例、降低单价成本”的模式,实现了项目节约创效、供应商青睐的双赢局面。
  在物资采购方面,杨超越过代理商直接联系生产厂家,根据资金计划安排,大胆提前3个月支付预付款,促使生产厂家乐意拿到足额现金兑现而降价10%-15%,仅物资采购这一项就为庆盛枢纽项目节约成本700-800万元。
  在设备租赁方面,他琢磨出通过提高资金支付比例,促使供应商心甘情愿下浮租金8%-12%,不仅为项目节约资金300万元,还极大地调动了设备操作人员干劲,有效提升了一线劳动效率。杨超也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十大创效功臣”、三处“十大创效能手”“先进个人”称号。
  除了经济创效,杨超还经常参与项目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通过边学边管、对标先进和自主摸索的方式,大幅提升了管理能力。通过现场实践,他对轨道交通施工中的各种工艺工法有较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主持和参与多个课题研究,2014年他主持研究的课题《中硬岩地层桩基快速成孔工法》获河南省级工法,在2016年获得河南省工程建设QC成果二等奖;该工程于2017年荣获集团公司优质工程奖、2018年荣获广州市建设工程优质奖及中国中铁杯。
  2018年,杨超主管南沙客运港地下通道及周边道路提升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原本一年半的工期被压缩至十个月。
  为全力确保工期目标,杨超带领项目团队另辟蹊径,巧妙将基坑15万方弃土就近1公里处合理妥善安置,较原运输至20公里外的方案节约成本100多万元,且有效缩短工期2个月。
  此外,项目在夯实路基时,恰逢台风季,按照质量规范,严禁实施夯基作业。为确保质量和工期,项目部果断决定采用铺设25厘米厚钢筋混凝土的方案,有效避免了雨季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还确保了“9•30”工期,得到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的一致肯定。
  2020年,杨超转战广州南沙庆盛枢纽项目,负责庆盛大道道路工程及道路下方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任务,该项目为PPP项目。进场伊始,项目部就积极转变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控由以施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施工总承包模式,转变为以设计成本控制为中心的PPP模式。
  项目部充分利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以设计为中心,以招标方案及项目投资估算为基础,在确保合同金额不被核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优化设计和部分实体工程量,从而实现项目降本增效。
  在概算编制过程中,杨超带领团队全过程参与设计概算编制,精准计算,提前发现概算错漏项,与审核单位充分沟通,实现造价调整,在项目概算阶段做到了成本控制,为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并实现足收创效奠定坚实基础。
  在工程建设中,杨超坚持将成本管理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实现过程管理提质增效:一是找准技术“着力点”。项目及时沟通设计单位,调整管廊模板方案,采用可移动式滑模系统施工,相比常规支架模板体系,拆模时间早,移动方便快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序时间,减少了人工支出和材料损耗。通过方案调整,项目管廊施工工期总体缩短45天,降低成本约500万元。二是严控源头采购关,降低材料成本。项目部充分利用区域信息共享优势,遍寻料源,重点开展对材料生产厂家实际成本及销售成本的摸底工作,并通过公开招标和反复压价,实现了项目采购地材价格在整个施工区块最低。如项目需采购回填砂土100万方,项目通过多方询价、摸底、压价,最终节约成本近600万元。
  自2016年负责项目以来,杨超参建过的4个合同总额16.3亿元的项目均实现了盈利。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