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工程项目多、施工战线长、管理范围广、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经营时间紧任务重、人员难以集中、党建工作阵地简单、内容枯乏、组织教育引导方式单一、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活动载体机械生硬、工作部署效率低下等困难,加之青年员工成长过程中对互联网的依赖,给企业党建工作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运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将有效打破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限制,切实解决党建工作的规范管理、资源共享、过程管控等难题。在此,就如何运用“互联网+”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奠定“互联网+党建”基础
(一)推进党建业务标准化建设。一是组织编制以党群部门岗位职责、能力标准、管理制度等为内容的标准化文件,编制基层党群组织涉及党务综合、组织、宣传、纪检、工会、团建等方面的内容文件,统一规范管理标准流程。二是总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内容和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为企业廉政建设提供内部操作标准。三是要求工程项目统一按照要求进行组织设置、策划、宣传及制作,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统一项目文化建设视觉风格。
(二)推进党建流程标准化建设。一是坚持“必需、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对党务部门工作流程进行完善、整合、规范、梳理,优化工作流程并汇编入册,建立常态化党建管理模式。二是编制党群工作流程图,明确流程步骤、内容、责任岗位及人员等要素,形成流程化的党建管理模式。三是在党建工作办公平台上建立相关业务工作流程及模板格式,设置业务工作流程图,从该业务发起到归档明确负责人及节点要求,形成规范化党建管理模式。
(三)推进党建操作标准化建设。一是运用“5W1H”工作法,在事前,确定干什么、为何干、谁来干、哪里干、何时干、怎么干,明确每一项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限、标准、程序、责任人等,以增强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规范性。二是运用“PDCA”工作法,在事中,对每一项工作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参与,坚持凡事必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有效、有效必记录、记录必验证、验证必考核、考核必改进,使各项党建工作处于受控状态,促进决策部署的跟进落实。三是运用“顾客”工作法,在事后,将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发挥及和谐企业的建设成效定义为“顾客”,将所有党建工作的成果定义为“产品”,由“顾客”的标准决定“产品”的质量,将党建实效的发挥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具体成果作为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的标准。
二、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互联网+党建”模式
(一)建立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一是构建架构,对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的具体架构和要达到的功能效果进行研究讨论。平台主模块设计要以满足自身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二是业务划分,可按照党建业务工作的类型和内容划分为综合类、专业类。多部门均涉及的工作固化形成公共办公模块,单个部门涉及到的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划为专业类,按系统和部门业务类型形成办公模块。三是资源共享,对组织机构、人员信息、公共办公等模块进行集中管理,实现系统里所有组织、人员、工作数据库资源的共享。四是分权管理,针对业务工作分成独立模块,业务部门单独管理,对应设置相应处理权限。五是修改完善,按照“边运行、边完善”的工作思路,在党群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中对发现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二)建立党群工作集中学习平台。一是运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思维,建立企业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党中央重要精神、党章党规、党的基本理论、党员教育管理等文档和视频,项目党组织开展学习考试,形成党员集中开展组织生活、集中学习与党组织集中部署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e通工作部署群、交流群等党建工作群,构建一点发布、多点响应、快捷高效的学习机制,实现从工作部署、宣传引导、业务交流由单边灌输到互动交流的转变。三是探索建立党建移动终端APP办公平台,与党建工作信息化办公平台配套研发“互联网+党建”手机APP,形成“掌上党建”新阵地。
(三)实施党建工作信息化考核,确保“互联网+党建”质量。一是制定党建工作平台管理办法,有效规范党建工作平台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二是落实党建工作运行情况检查通报制度,定期组织对项目党组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打分、汇总通报,纳入对党组织工作考核范围,以促进党建工作平台的良好运行。
三、建筑施工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效果
(一)党建工作理念逐步科学化。一是通过开展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帮助党务工作者更准确的掌握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党建工作的开展流程、标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运用“5W1H”和“PDCA”工作法,确保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原因、有过程、有控制、有分析、有反馈、有结果。二是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明确了权责边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持续改进、闭环控制的管理闭合链。
(二)党建管理模式逐步科学化。一是利用研发运行的党建工作平台、信息交流e通平台,快速、准确传递各项工作指令,有效减少了逐级传递的管理层次,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二是通过党建工作平台明确工作节点和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将党务工作者从繁杂的内业资料中解放出来,实现由传统纸质向现代网络信息化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优化升级。三是基层党群各项工作通过平台适时录入,打破了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限制,解决了传统党建资料上报不及时、资料共享效率低下、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难以把控、党建工作考核有偏差等现实问题。
(三)党建成果运用逐步科学化。一是党建工作平台的运用使党的组织层级结构更加清晰,各个层级和人员信息更加直观清晰,实现了组织建设网络化;对党组织建立、换届和委员会缺员增补等工作全部按流程实现网上审批程序,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程序的规范化;对基层党组织建立、撤销、人员调动、党组织所辖项目增减情况随时调整,及时掌握,实现了动态管理,增强了党建组织实效。二是将党建工作的制度文件、资料及时上传到党建工作平台,保证了制度的完整性,增强了制度的共享性。党建各项工作全部按照制度和程序规范开展,确保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顺应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发展规律,实现了企业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增强了企业党建制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