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新成昆铁路第一长隧小相岭隧道平导顺利贯通

  四川喜德消息 2月7日15时08分,一处承建的成昆铁路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建设者历经2000多个日夜鏖战,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小相岭隧道平导顺利贯通,为实现全隧如期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相岭隧道位于凉山州越西县至喜德县境内,全长21.775千米,地处横断山中高山地带,需穿越10条断层和2条褶曲,最大埋深1350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活跃,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为Ⅰ级高风险隧道。
  自2016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隧道施工遭遇各类不同规模的岩爆、溜坍、突泥、涌水、初期支护变形等近50余次,采取打设应力释放孔、帷幕注浆、超前大管棚、双层初期支护等特殊措施处理这些难题就耗时500多天。更为严峻的是,2018年10月发生突泥涌水,最大涌水量达52万方/天,累计涌水量已达2亿余方,当量约15个西湖,在全国隧道施工中实属罕见。
  虽然前进的路上诸多艰难险阻,但小相岭隧道的参建者们在困难面前一直选择迎难而上,抗变形、战涌水、抢工期、保安全、控成本,传承着艰苦卓绝的老成昆精神,践行着新一辈成昆人的忠诚与担当,一路摸索着前进。
  面对日益紧张的施工工期,项目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年度生产目标,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进出口生产经理为副组长的施工生产工作督导组,对现场施工进行跟班作业,在关键线路上专设副经理及队长,每日对施工安全、进度进行巡查督导,对施工现场发现的问题立即上报并予以解决。除此之外,还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细化日、周、月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力保层层落地。在项目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各施工作业面均超额完成施工计划,出口平导关键线路更是取得了一天3循环、日进度最高达12米的施工佳绩。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工效。为有效解决隧道进出口超长距离通风、运输组织困难,氧含量低等问题,项目部及时研究制定了专项巷道式通风方案,在隧道内安装了12台变频式轴流大功率风机,加强通风效果,并采用风损较小的优质风管对隧道进行24小时通风。同时,派专人负责洞内交通疏导,着力提升施工效率。三是精准激励,鼓舞士气。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项目部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文件,针对关键线路以10天为单位刚性兑现,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在公示栏张贴,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做优必奖、无为必罚”的原则,进行全面考核,刚性兑现奖惩,2021年全年对进出口工区共计发放奖励约100万元,奖励800人次,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士气,取得了小相岭隧道出口平导月进度达270米、正洞单工作面月进度达125米的可喜成绩。四是合力攻坚,破解难题。为充分发挥联合党支部集智攻坚这一功能,特别是在平导剩余约200米时,突遇罕见的VI级围岩,施工难度超出预期认知和想象,不确定性因素陡然增加,阻碍了施工前进的步伐,每向前开挖一尺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为攻克这一难题,联合党支部会同参建各方专家深入施工现场为隧道“把脉会诊”,最终确定了以安全推进为前提、以超前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施策为保障的“加强版”施工方案指导施工,有效提升了作业循环时间,确保了施工安全。
  此次小相岭隧道平导贯通,为后续施工探明了地质,缓解了隧道通风、交通压力,为最后冲刺创造了条件。项目部将持续秉承老成昆建设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以集团“两会”精神为指引,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忠诚担当,竭力确保项目完美履约。
  下图为参建员工庆祝小相岭隧道贯通。(刘乾 杨舒)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