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云南丽江消息 5月5日9时18分,经过千余名参建员工近8年的艰苦奋战,建设公司施工的滇藏铁路重要组成部分——丽(江)香(格里拉)段最难、最险、最长重点控制性工程玉龙雪山隧道(中义隧道)安全顺利贯通。至此,全线20座隧道已贯通19座,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隧道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高原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玉龙雪山隧道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全长14.7千米,是全线最长隧道,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带前沿,是我国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共穿越6条断层,深埋于玉龙雪山腹地,出口是金沙江虎跳峡。
受断层破碎带、高温富水、高地应力等高风险不良地质影响,自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先后发生突泥、涌水、溜坍238次,单个作业面日最大涌水量3.7万方,围岩大变形段落长7719米,最大单侧变形2.3米,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辛。
为此,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成立高地应力工作组,多次邀请国内隧道领域及相关专家到现场会诊,就变形原因、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讨,通过优化断面、调整支护参数、采用双层拱架、优化工艺工法等措施,进行大量的方案研究与探索实验,最终形成一套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大大提升了施工进度,获得16项国家实用性发明专利和一大批省级科研工法。
针对富水区段,设计单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采取“防、排、截、堵”措施,减小施工风险,保证安全施工。
此外,隧道内温度长期达36℃左右、湿度75%以上,加上隧道地处高原、独头掘进长达5635米,洞内空气稀薄,通风排烟困难。项目部购置制冰机,每天往洞内运送冰块降温,优化隧道通风条件,改善作业环境,施工人员才能够艰难向前推进。
据了解,目前,丽香铁路桥梁、路基、站房工程全部完成,剩余铺轨架梁、四电工程正按施工组织计划有序推进,有望年内开通运营,届时,迪庆藏族自治州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
(孟祥东 王明玉)
①参建员工庆祝玉龙雪山隧道贯通。孟祥东 摄②员工在隧道内作业。 孟祥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