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中国在建最大水下盾构隧道
深圳妈湾通道盾构始发

  广东深圳消息 7月15日,随着盾构机刀盘转动,由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中国中铁南方、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我国最大水下盾构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妈湾号”盾构机从大铲湾段抛填海区域成功始发,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将快速推进。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南方日报》以及深圳地方媒体聚焦报道。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终于宝安大铲湾片区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线路全长8.05千米,分为地面道路和地下道路两部分,其中地下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地面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40千米。
  “妈湾号”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机由中国中铁量身打造并独立设计制造,直径为15.53米,高度超过5层楼房,主要构件全长140米,重量4650吨,开挖断面是常规地铁盾构的6倍。
  我集团承建的妈湾跨海通道2标项目盾构段全长2063米,掘进过程中存在“长”(设备穿越高强度岩层距离长)、“难”(穿越海底复杂地形,施工难度较大)、“深”(海底隧道位于水下40多米深处,最大水压达5bar、岩石强度最高达193MPa)、“大”(隧道断面大,管片外径15米)等诸多难点。针对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风险,“妈湾号”盾构机采用了多项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保证盾构掘进的顺利进行。
  自2019年7月开工以来,我集团建设者全力推动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2021年1月8日“妈湾号”在佛山顺德生产下线,5月11日实现了盾构机所有主要部件全部吊装下井,月15日成功实现盾构机始发。施工过程中,建设者还将运用到大数据、云存储、5G信息化等技术,可实时上传数据至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现场掘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妈湾跨海通道预计2023年底贯通。建成后,对于完善“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外部路网结构,链接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交通,兼顾联通妈湾、赤湾片区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与整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起到积极作用。(李斌)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