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蒙 王若男
他是一名筑路工人,15岁就投身建设事业,南征北战;他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坚守在施工生产第一线,从青年到中年;他还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和丈夫,面对家庭与事业这根平衡木,他用真爱与责任走出了别样的风景。
他的名字叫吴广,是路桥公司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5工区车站分部生产副经理。
一
2019年8月初,当人事部的调令发往二处南京地铁7号线项目时,吴广还在清凉山站工地上像机器人一样挺直腰板,拿着对讲机,精神抖擞地指导着现场施工作业。艳阳之下,作业工人们挥汗如雨,运料车辆往来穿梭,施工机器隆隆作响。吴广的指挥技术炉火纯青,现场作业行云流水,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老吴,你的调令下来了,真是舍不得你呀!以后要常联系,多保重!”在此之前,尽管已经对吴广做过数次思想工作,进行了再三挽留,但正式文件下发后,项目领导还是怀着不舍之情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了吴广。
“感谢领导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我尽快完成工作交接,以后来到成都一定要跟我联系!”挂断电话后吴广便感觉自己心跳猛然加快,深吸一口气,不禁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千里之外故乡壮阔的山水,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椒盐味十足的四川话,工地上浓浓的土腥味仿佛变成了熟悉的川菜味,缠绕在鼻尖,这是家乡的召唤!
时光回溯到1985年的夏秋之交,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在隧道局工作的父亲将接力棒交到了吴广手中。由此,尚且年幼、不谙世事的他将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放在行囊中,挥别泪眼朦胧的母亲和沉默寡言的父亲,踏上了南征北战、独自修炼的工作之旅。
多年来,他像游牧者一样四处漂泊,但总与这天府之国聚少离多,要说不想家,那都是骗人的。每每午夜梦回巴蜀,怅然之情总是缠绕在他心间。等过段日子有机会,就回家吧。等这项工程结束,就好好陪陪孩子......然而,一年又一年,时间在繁忙的工作中总是过得特别快,这些话似乎已经变成了安慰家人和自欺欺人的谎言。
工程人面对工作和家庭,很难一碗水端平。吴广和许多工程人一样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们将几十年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建设事业,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在家人身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传统的中国男人,年龄大了难免产生落叶归根的想法,加之成都的妻儿呼唤,期盼着丈夫和父亲的陪伴,吴广终于下定决心:再不能等了,我要回成都。
吴广鼓起勇气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尽管对这位一直尽心尽责的实力悍将有诸多不舍,但能回到自己家乡工作是大部分工程人的夙愿,吴广的诉求得到公司领导的同情和理解。公司决定将他由二处调往路桥公司,担任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5工区车站分部副经理。这一纸调令如夏日的暖风,在吴广的心中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一路涌至眼眶。漂泊三十多年的孤雁终于飞回自己的故乡了,他怎能不热泪盈眶?!
然而转瞬间,他又收敛起自己激动的情绪,面色严肃起来。这次回去尽管是在熟悉的城市干着熟悉的工作,但即将面临的又是陌生的市场、陌生的团队,成都地铁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挑战?在他心里,一切都将是未知数。不舍、期盼、兴奋、焦虑......在复杂矛盾的心情中,吴广踏上了归乡的旅程。
二
成都,这座西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以年度700亿元的投资额,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地铁市场,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各大建筑行业在此同台竞技,群雄逐鹿,这里是追梦者的乐园。多年来,吴广投身于广州、长沙、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地铁施工经验。这次回来,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在成都地铁这个极限舞台上大展拳脚。
然而,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进入一个新的地方,如何融入一个新的团队?如何尽快做出实绩?与刚入职的新人一样,吴广的内心仍然有些隐隐的焦虑与担忧。但意料之外的是,这焦虑在刚刚见到车站分部经理方世民的那一瞬就烟消云散了。
“老吴,终于等到你了,欢迎欢迎!”方世民是一个爽朗的河南汉子,为人热情,不拘小节。两人一见如故。没有客套的寒暄,一杯热茶后方世民便带着吴广前往地铁公司参加会议。为了让吴广尽快融入成都地铁,融入到这个团队当中,方世民一有空就拉着项目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和吴广促膝长谈,从过去谈到现在,从工作谈到家庭。一段时间下来,他很快就与大家熟络起来,甚至生发了与这个团队相见恨晚的情感,这成为了他日后干好工作的强劲动力。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是成都市“中心穿越、全局覆盖、远景预留、互联互通”的市域快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集团承建的四站五区间工程分布于一环和二环内,周边人烟稠密、车流如织、市政管网密布,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吴广来不及仔细咂摸新人报到的青涩滋味,曾经仗剑走天涯,在各大城市地铁工地多年锤炼的经历,让他很快上手工作,成为项目的及时雨、急先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因三官堂站满足盾构接收的工期紧张,吴广首先就被派往推进车站的前期工作。三官堂站刚刚步入正轨,工期压力大的新南门站又紧急将他召去解围。新南门站推进暂缓,现在他便啃起了另外一块硬骨头——环境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华西坝站。
三
工程建设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工程人似乎总是在与工期死磕。而前期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工期,前期工作做得越快越扎实,施工单位才能有充足的条件去适应各项政策的变化,去应对各种接踵而来的难题和挑战。完成一个车站的打围,对于前期工作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围出一亩三分地,除了接洽各权属单位、政府部门、社区外,还有周边的商家和居民,所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协调面之广,协调难度之大不亚于一场解决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
地铁13号线华西坝站毗邻华西医院,接壤人民南路,写字楼鳞次栉比,周边商业繁荣,每天的人口流量就达10万人。车站征地协调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让建设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职责越重,压力也就越大。来到这里,面对谈围色变的商家和居民,原本只负责工地施工生产的副经理岗位变得不再“单纯”。平时在工地上,吴广也是个直爽火爆的人,哪怕是一页围挡没有搽拭干净他都绝不妥协。但一见到老百姓,他原本的百炼钢便化作了绕指柔。为了化解矛盾、尽量满足百姓需求,吴广转身成为一个多面手。
某小区的一棵银杏树长在了车站设计结构范围内,惯例的做法是交由园林单位进行移栽处理。然而这颗屹立于小区门前的老树见证了这里的岁月沧桑,已然成为小区居民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居民们强烈要求将树安置在小区元坝内,并要吴广保证银杏树在一年之内不死。若是将大树转移只需一台吊车和几斗挖掘机的功夫,但是要保证移栽后一年内存活,却需要长期的精心护理。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诉求,吴广最近多了一项园丁工作,就是保护这棵树。
除此之外,吴广还要学会广告编排。三米高的围挡竖起来一固定就围出了一个工地,同时也挡住了店铺的招牌,这也是地铁施工与商家营业的矛盾根源。挡住别人做生意,这实属是难为情的事。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沿线商家的影响,车站施工除了采取倒边打围的方式,吴广还挨家走访,了解大家的诉求,记下店铺名称,再将店铺的广告统一进行设计排版,集中张贴在围挡的显眼位置,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吴广一边组织施工,一边给大家打广告,不仅杜绝了围挡上的乱贴乱画,保证了市容市貌,还赢得了商家们的好评。
四
人心都是肉长的。吴广能够将心比心,处处为商家和居民考虑,体谅他们的难处,自然也会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喜爱,几个商家老板竟联合起来给他送钱来了!
“吴老哥,你们居然能这么为我们着想,为我们这些商家提供方便,真的太感谢啦!”一个老板说着将一个红包塞进了他的怀里,“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感谢你们,这钱你们一定要收下。”
吴广听着这直白而热烈的话语,内心深处也动了感情。然而,他却仍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冷静:作为建设者的我们只要能以自己微小的贡献便利市民生活就心满意足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些底线是绝对不能跨越的!他坚决地推托了这笔感谢金:“非常谢谢你们能认可我们的工作,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但这笔钱我是真的不能收。”
没想到,吴广一再的推让却让对方急了眼:“吴老哥,你不收下是不是不想认我这个兄弟?!”眼见对方情绪激动,吴广终于在同事的见证下暂时收下了这笔钱。但他立即给支部书记苏继鸿打电话报告:“书记,今天几个商家给我送了个两千块钱的红包,我实在推托不掉,只好先暂时收下,现在来向您汇报,把这笔钱上交给组织。我吴广也是个老党员,工作这么多年,从没想过白拿老百姓一分钱。”苏书记在电话那头听到这番话,忍不住笑起来:“好样的老吴,觉悟很高!工作开展得好,没给我们项目部丢人!”
打完这通电话,夜色已深。吴广松了一口气,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宿舍。虽然已经回到了成都,但基于车站施工的紧张压力,吴广仍然没有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而是留守工地时刻待命。结束了繁忙的工作,本应给家里人打个电话问问近况,但考虑到时间已经太晚,怕打扰到妻儿休息,还是作罢。打开台灯坐在桌前,吴广又在手机上翻出了全家福,借照片抚慰自己的满怀思念。
五
吴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如今已从军校毕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每每提到自己的大儿子,吴广总是满面自豪的笑容。然而,小儿子年纪尚小,如今正是需要家长陪伴和引导的时候,但自己却总是在外忙碌,使得儿子的成长缺少父亲的陪伴。想起自己的小儿子,吴广原本朦胧的睡意被打散,立马精神起来:不知道他在家有没有听妈妈的话,学校功课还跟得上吗,需不需要再报一个补习班补补课呢……在工作中一向雷厉风行、得心应手的吴经理,在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儿子时,也是一个谨小慎微、不知所措的平凡的父亲。
吴广在年幼时与父亲的关系其实并不亲密。父亲因工作常年在外,很少与他一起谈心、玩耍。父子俩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里,就像一对陌生人一样相对无言。童年时期父亲角色的缺失成了吴广一生的遗憾。因此,当他亲手抱到刚出生的儿子时,曾暗暗发誓:自己绝不能像父亲那样和孩子相处,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为此,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弥补缺失的父爱。“儿子,我们是父子,无论有什么烦恼事你都可以和你老爸讲。”一有时间,他便通过各种方法笨拙地学习如何和孩子接近、谈心,希望自己能不走父亲的老路,当一个开明、现代的好爸爸。
然而,吴广因工作多年在外,与家人的相处时间还是太少,加之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因子作祟,对着小儿子他仍是少不了担忧与操劳。几天前,初中毕业的小儿子居然跟他说:“爸,我有喜欢的女生了。”那一瞬间,吴广内心像打翻了调味瓶一样五味杂陈。他既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儿子居然恋爱了,又忍不住担忧交女朋友是否影响他的学业,究竟应该顺其自然还是要及时劝止。
想着想着,他的心便飞得更远了。如今儿子虽然只是高一,但学习还是要抓紧,要为高考做足准备。大学又该到哪里读呢?不能离家太远,但也确实应该走出去看看。专业也应该好好挑选,不然毕业后工作不好找。也不知道以后工作这小子能不能干好,是否现在就多锻炼锻炼?工作稳定了就得好好找个女朋友,两人一起努力红红火火过日子......儿子就像风筝一样,以后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但老父亲的一颗心就像风筝线一样始终牵挂着儿子,不能割舍。
在这样的夜里,吴广辗转反侧。在无数个夜里,在中铁隧道局的宿舍里还有无数个“吴广”在夜里辗转反侧。白天,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为着祖国的建设,为了大家的幸福奉献血汗,辛勤作业,但到了夜晚,他们又做回了某个人的丈夫,某个人的父亲,在心底柔软的角落里想起自己的小家不能入睡。
上有家国梦,下有妻子累。中隧人游走在白天与黑夜、施工与生活之间,小心翼翼地走在家庭与工作的这根平衡木上,一路走来无数的辛酸和委屈只能自己往心里咽。
我们如今能有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规模,能有这样辉煌的业绩,要向这些兢兢业业,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老员工、老父亲们致敬!也愿所有工程人家庭能够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