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主任”
对于工程人而言,每一张中标通知书就是一张录取通知书,他们要在合同规定的“学年”里,在复杂的城市施工环境中,应对无数次考验、测评,来完成学业。
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同样有一个人扮演着“班主任”的角色。你若是上报资料怠慢了,施工节点滞后了,安全质量松懈了,就会感受到他无情的惩罚,甚至还可能约谈“家长”。
当你面对无解的难题了,当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他又会仗义执言,据理力争。他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准确的位置,指导你、帮助你、督促你将每一个科目都做到最优成绩,直到最后交出那张满意的答卷。
这个角色用行政管理语言叫“业主代表”,不过我们工程人喜欢称他们为“班主任”。8号线4标业主代表胡涛就是这样一个负责的“班主任”。
2019年3月的一个下午,天气阴沉。在8号线4标项目部总工程师程瑞明的办公室里站着的、坐着的和捧着方案图纸的黑压压一片挤满了人。
“方世民,川大望江站4月底封顶,根本就不切实际!你这计划表是拿来哄自己的吗?请你们指挥长来,让他说能不能实现。”胡涛看完工期计划表后一脸严肃,朝着川大站经理方世民说道。
“涛哥,这是下达的计划呀,我也只能执行,这不正要找您协调……”就像哑巴吃了黄莲的方世民满脸无奈与苦楚。
“啪”的一声,“4月封顶的计划存在这样多的问题,不能拍脑袋瞎干!”胡涛将工期表狠狠地拍在桌子上,手掌扇起来的愤怒气焰顿时使全场一片肃静。
2019年是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施工建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这一年全线要实现所有车站封顶和洞通的目标。
而被一直认定为线路“控制性节点工程”的川大望江校区站和倪家桥站施工任务重,工期压力不言而喻。
业主将川大站的封顶节点定在了四月底,但从车站施工现场所具备的条件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了缓解房间内尴尬的气氛,一直没有表态的总工程师程瑞明说道:“涛哥,看来还得你亲自出马协调,车站封顶确实存在客观的制约因素,我们给领导做一下解释工作,把封顶工期节点再往后延一延,全力攻坚盾构过站及二次始发这个洞通的关键点。
“多久能够封顶?”胡涛问道。
“从目前来看,现场其他条件是具备的,我们人员上足后,立马就形成大干局面,六月底能完成。”方世民回答。
“具体点!”
“涛总,6月30日之前保证完成任务,绝不丢脸!”方世民拍着胸膛说道。
熟知现场的进展,胡涛心目中的预估目标大致吻合!“好!6.30封顶目标,要是晚一天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明天带上详细的排工期资料来趟公司,我带你去找领导做汇报!”
胡涛就像金庸《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武功极高,为人豪迈,还带有侠骨柔情。
翌日,在世纪城地铁大厦公司大楼里胡涛带着方世民,不知和多少人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也不知有多少次的据理力争,受了多少次的冷眼,做了多久的工作汇报,最终在确保提供盾构过站,二次始发节点后,川大望江站的诉求得到同意。
6月28日,经过4个多月攻坚克难的不懈坚持,车站顺利完成封顶任务。正是因为有胡涛这样的业主代表兢兢业业,扎根一线,像班主任一样带领施工团队攻克难题,才保证了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的如期开通。
坚守
在写车站的故事时,8号线的车站已完成移交,中铁隧道局8号线4标项目部的人员也搬离了原来的地方。曾经会议频繁、人多车杂的锦绣大道99号驻地转眼间变得空空荡荡。
周六,笔者因事重返原址,到大门时竟看见保安老刘握着一把手电筒朝我走来,看样子是刚巡查完一圈。
我惊讶地问:“老刘,咋还在呀?”老刘回答:“还有几大栋房子在这儿呢,都没喊我走,我就要站好岗。”
一直以来老刘把守大门是出了名的严,但凡是来了生人,不管什么大小人物,牛鬼蛇神,必须得经受他的严格盘问,想要进门还得要熟人来领。他的“死板”也给他召来不少吵架扯皮的事情。
进入办公楼后,门厅地板瓷砖依旧干净明亮,有些地方还有未蒸发完的水珠,像是刚拖完不久,厕所也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我正纳闷,搬家时搞得乌烟瘴气,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干净呢?走到楼道,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头佝偻着腰,正在绑扎一捆塑料,那是清洁工老田,原来他也没离开。
“田师傅,都没人住了你为啥还在打扫卫生啊?”我不解地问道,“这里不久后就要拆了。”
他笑呵呵地说:“我就是看不惯脏乱的样子,再说了,工程收尾不也一样要搞好文明施工吗?”这一刻,我的内心着实受到很大震动,什么是坚守?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而回首8号线历时四载的施工建设,不只是作为后勤人员的老刘和老田在坚守,在我们车站的施工前线,处处都有这样坚守着的身影:
他是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有在家过元宵节,当着记者的面泛着泪花拨通爱人电话的一线工人母光明;
她是在五一假期的冷雨夜连值三个夜班,害怕接到女儿电话的材料员吴海燕;
他是数以千计的日夜如“定海神针”般驻扎在川大望江校区站施工一线的生产经理钟坤武;
他是负伤不下火线,驾驶盾构机打通城市“任督二脉”的盾构主司机李江涛;
他是……
是什么促使他们无怨无悔、一心坚守?
或许有人会说都是为了生计,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血脉的传承,是中国中铁厚重的企业文化精神。
“这不止是一个车站,他是我们的孩子!”对待每一个车站、每一条隧道,他们都怀着生身父母的大爱坚守在这里。
他们将一腔匠心倾注在每根钢筋、每方混凝土、每寸铁轨、每块玻璃瓦石之上,将每一滴血汗深深融入“孩子”的躯体,使它以一种更加顽强的姿态在这座地下城跃动着,演绎着它的时代使命。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们亲密地依偎在她的怀里,快乐又悲伤、醒来又睡去。
从此她也不止是一座城市,她是我们的成都。我们愿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心血为她改头换面、装饰新颜。
在历经无数考验、日夜鏖战,最终顺利完成地铁8号线的建设后,建设者们并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若是有时间,你不妨去华西坝和新南门走一走,去望江路和九眼桥逛一逛。在这里,你仍然可以看到头戴安全帽、身穿橘黄色工装的熟悉身影,而就在你的脚下,一座座崭新的地下城正在悄然诞生。
我们,仍在坚守……